•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眉山市彭山区汉崖墓博物馆

中文名
江口汉崖墓博物馆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文物)
所在地/隶属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东北5公里的江口镇岷江东岸

馆藏实力

梓潼宫

梓潼宫又名文昌宫、文昌祠,是纪念“文昌帝君”、“文曲星”张亚子的祠堂,原来是在位于县城12公里的观音乡梓潼村,1985年迁拆复原于江口镇951汉崖墓作文物陈列室。据“文昌祠落成碑记”记载,相传梓潼宫汉时已有,明永乐二年(1404)重修,隆庆六年(1572)修葺,清康熙三十年(1691)补葺,嘉庆十二年(1807)仿旧制重修。

复原的梓潼宫只是正殿,为单檐歇山式顶,面阔、进深各三间,均为12。1米,通高11米,面积225平方米。在建筑特点上,整个建筑没有一个铁钉,特别是其上昂(斗拱构件)的应用,在中国古木建筑中,仅仅发现了两例,一例是苏州玄妙观。

虽然当时川康古迹考察团从江口带走了重达22吨的文物(大部分存放在南京博物馆),解放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四川省博物馆又先后从彭山上调了大量珍贵文物,但梓潼宫仍然还收藏了众多汉崖墓出土文物:包括达2吨之多的“王莽、三国、两晋、唐、宋”历朝历代钱币;国家文物保护珍品——摇钱树,还有从汉到清各个朝代的出土文物。这些文物古朴凝重,形式多样,充分展现出了汉代文物的奇丽色彩。

摇钱树

这里较珍贵的,莫过于这棵青铜铸造的摇钱树了。据说摇钱树是汉代吉祥物,道家谓之“神树”,认为它是人间通往天堂的树,“得之可以长生不老,用之钱财可以滚滚不竭”。这棵陶座铜质摇钱树是1972年出土的,高达1.44米,是我国汉崖墓出土的一棵造型较大、铸工较精、图饰较丰富的摇钱树,被定为国家文物。这件国宝1986年赴日本展出时观者如潮,无不惊叹中国古代精湛的铸造艺术。

该树由铜树和陶座两部分组成,有144厘米高,树形像松柏,枝、干、叶均系青铜铸成。树干上缀满了汉代五铢钱并装饰有上百个人物和动物图案。

在主干上分杈枝五层,杈枝作成扁平面分左右两枝插在主干上。主干上的顶端立一朱雀,雀前立一人,将传说的“蛤蟆丸”置于朱雀口内。在朱雀的正前方为伏羲,人首蛇身,曲尾下垂,双手高举一轮满月,月中饰蟾蜍。

朱雀之下为五层枝干,从上到下的四层是相同的八组图案。画面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的正中,为头戴方胜的西王母,端坐于龙虎座,其中两乘鹿人为西王母护龛,其下又饰玉免和青鸟各一。下有牛郎、织女。牛郎一手牵牛,另一手和织女共执一物,作正身侧面,相视而立。近枝梢处有二仙人坐于席上,一抚琴,一伴唱。

下层枝干也分上下两部。上部西王母头戴方胜。左侧一侍者双手捧手,一人持灵芝,一人跳长袖舞,一人跳丸,一人表演叠案“反弓”杂技,一人执鞭。左侧有玉免执杵捣药。一人执灵芝,一人持环状物。其后有一青鸟,作曲颈、展翅、翘尾状。三仙人作轻歌漫舞状。

陶座为模制,座身下宽上窄,座体中空,横剖面略呈椭圆形。器衣上部浮雕二独角兽,成叠蹲状。下部饰线纹授带图案。

如此精细绝妙,把汉代对永生和财富的向往尽雕于这不足1.5米的树上,真是让人感叹不已。

秘戏图

陈列室内,还有一座石雕,这座石雕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天下第一吻”,是郭沫若先生起的名。“天下第一吻”又称“秘戏图”,是古人“性教育”的作品,石刻像表现一男一女全身裸体席地相拥而吻。男头戴圆顶帻(zé),右手搭过女子的右肩紧紧握住女子的乳房,左手置于女阴部;女左手搭于男左肩上,右手握住男左手;女侧面与男相吻,男边吻边用手抚其乳。画面动感强烈,动作造型的准,感情瞬间的表露无不说明作者具有熟练的技术和把握感情的能力,如此画面在今人看来也属大胆,却出自汉代艺术家之手笔,不仅令人惊叹,而且颠覆我们对古代封建社会男女情事的想象。

展厅内还有大量明代武士俑和一些珍贵珠宝饰品。

梓潼宫下面,就是展示汉代画像砖、画像石的雕塑厅。

学术研究

江口崖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是一处数量多,分布密集,保存完好的古墓葬群,是我国较早见于记载的纪年墓葬,早在南宋洪适的《隶释》中,就有关于绍元丁丑年(1157年)一座墓葬的记载。它融合了四川岷江流域汉代崖墓的特点,并独具特色,是四川岷江流域汉代崖墓的代表之一。出土文物蕴涵丰富的有关汉代彭山政治经济、生活习俗、建筑雕刻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信息,对研究汉代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宗教等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布局

以江口崖墓为依托兴建起来的江口崖墓博物馆,占地3100多平方米,分为三个展区:一是以崖墓为主的遗址展示区,二是以明代古建筑梓潼宫为陈列室的历代文物展示区,三是以稀世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为内容的雕塑厅展示区。

江口崖墓在1956年就被确定为四川省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