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 公交换乘
  • 公交路线
  • 公交站点

五台山罗睺寺

别名
罗睺寺
官方网站
点击查看
门票参考
6元
开放时间
07:30~17:30
适宜季节
全年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七批(明至清)
所在地/隶属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台怀镇罗睺寺2号

基本介绍

罗睺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东隅,是密宗最早的传播中心,也是五台山保存比较完整的巨刹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为五台山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处之一。

罗睺寺创建于唐代,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重新修建,寺内有重修碑记。明万历年间李娘娘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相传,明朝时,万历皇帝的父亲驾崩,万历皇帝当时尚小,李娘娘便把江山让与皇亲李良。李良接了江山后,反将李娘娘和少主打入冷宫。这时,李娘娘悔叹不已,便在佛前许愿,如果佛能保佑少主将来登基,她就用巨款重建五台山的落佛寺。后来,朝臣杨波、徐彦昭等人扶持少主当了皇帝,李娘娘即还旧愿,重建此寺。清康熙年间,该寺由青庙改为黄庙,常住藏族喇嘛。

景点景观

罗睺寺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计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文殊殿、大雄宝殿、配殿、后殿、藏经阁殿、堂楼、廊房等118间。山门前的一对石狮为唐代石雕卧狮,在五台山诸寺中仅此一处。山门左侧丈余高的藏式砖塔,叫文殊塔,塔上雕有文殊像。罗睺寺殿宇内的主要塑像,有明显的喇嘛教风格。

山门内的第一座是天王殿,内有四尊天王塑像,是按喇嘛教《度量经》的规定塑的,和其它青庙(和尚庙)大殿的四大天王形象略有不同。分别是抱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持宝剑的南方增长大王,缠长蛇的西方广目天王,持雨伞的北方多闻天王,民间称他们为风(持剑者)、调 (抱瑟琶者)、雨(持伞者)、顺(握蛇者)。

第二座殿叫文殊殿,殿内的文殊菩萨塑像和别的青庙里的更不同。文殊菩萨骑坐的狮子卧在莲台上,文殊菩萨面色是白的,而不是金色的,肩膀两边还添了伸出的肩花,肩花上一边放着智慧剑,一边放着经书。这是喇嘛庙文殊菩萨塑像的典型特征。

第三座为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佛(人间婆娑世界)、药师佛(东方琉璃世界)、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合称“三世佛”。三世佛两旁,还塑着八尊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他们头戴珠冠,面容清秀,胸肩裸露,身披璎珞,双手托着仙桃、鲜果、海螺、琵琶、镜子、如意钩等物,形象生动自然。

荣誉及其他

所获荣誉

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睺寺住持洛桑多吉

洛桑多吉法师,俗姓包,名居日木图,蒙古族。1975年生于内蒙古扎赉特旗世代奉佛家庭,自幼受家庭及舅舅的熏陶信奉三宝,1991年在罗睺寺礼堪布阿旺次仁上师为师,剃度出家,依止学修,并受沙弥戒。1992年至1998年在拉萨市哲蚌寺果芒札仓学习佛教大五明中的因明学,期间礼多位上师座下受传承及灌顶,2000年任罗睺寺葛贵,2001年拉萨哲蚌寺礼格西群培南杰上师座下受具足戒,2002年礼格西阿仁巴洛桑坚措上师听受密宗四续部,2007年8月至2009年1月应沈阳佛协之邀,被原住持派去沈阳皇寺助该寺建僧团,恢复佛事活动。2009年3月22日被选为罗睺寺管家,续上任住持遗愿领众勤学修行,广结十方缘修复行宫及斋堂、僧舍等配套设施,以方便十方同修朝圣修行。2010年12月当选为山西省佛教协会理事。

寺内珍品

寺内还珍藏一部北京版的《藏文大藏经》,康熙三十九年所赐。共107包,为甘珠尔类(佛部),收入律、经、密咒三部分。有目录(汉、藏、满、蒙四种文字并列)、密部、大般若、二万五千颂、万八千颂、诸般若、宝释部、华严部、诸品经、律部和八千颂等内容。该版藏经是清王室宫本,刻造、装帧颇为精良,版型较一般藏文经大,每策扉画均为手工绘制,笔触细腻,大多出自藏、蒙族名僧中画家手笔,极为珍贵。在讲经堂前,有白色大理石莲花缸一个,直径1.4米,下有圆形石座,通高1.5米。缸身遍布莲花绕枝图案,十分精美,径口刻有隶书铭文,是清乾隆时为西安崇圣寺所造,后来移到罗侯寺。

多少年来蒙族人朝圣,佛教徒喇嘛宗僧人进香,都以见佛为荣。为要见佛,就要到寺中礼拜佛像,随着莲花展开,阿弥陀佛随之亮相,进香人便以为见到了真佛,把所有金钱敬献于寺内,才满意而去。其实这是一磨盘式建筑,是开是合,由人操纵,并非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