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江西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

别名
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等级
国家级(2005年建园)
所在地/隶属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

地理环境

云碧峰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东郊,峰后是东岳庙,位于东经116°13′~118°29′,北纬27°48′~29°42′之间 ,地处信江河南岸,融山、林、江、寺为一体,位于赣东北,东联浙江、北接安徽、南挺福建。面积1009.3公顷,林木以亚热带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

地形地貌

公园属丘陵地貌,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势高低错落连绵起伏,主峰云碧峰海拔252.2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5%。

水文气候

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7~18.2摄氏度,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光照充足,无霜期平均达244天。

河域内水系分为两支:主支经瑞洪至康山注入鄱阳湖,全长313公里;北支余水河注入鄱江。全流域面积1.5 941万平方公里,耕地26万多公顷。沿岸一带以中低山为主,地形起伏较大。

植被构成

植物种类多样,共有108科307种,其中省级以上保护的珍稀植物25种,公园内有国家一级有珍稀植物南方红豆杉,二级珍稀植物厚朴和鹅掌楸,以及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活化石”银杏等大量的古树名木和重要景观树。

公园具有低山丘陵、山麓、沟谷和湖泊等复杂地貌类型,森林植被在垂直和地域分布、林层结构及林相变化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景观特点。但由于相对高差较小仅189米,自然植被垂直分布不明显,各种类型的景观相互交叉,独特而不独立。公园内主要植物种类有:马尾松、杉木(人工林)、枫香、木荷、杨梅、油茶、毛竹等,成块状混交,长势良好。马尾松、杉木(人工林)、枫香、木荷等为优势木树种,针阔混交林深浅交错,季相色彩丰富。针叶林景观是公园的主要常绿林景观类型,形成公园森林景观的基调,多分布在山体中、上部,树种以马尾松为主,杉木次之,其中,天然次生林是公园典型植被;平均树高较低,但树形优美,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吸引度,其混生主要树种有枫香、木荷、杨梅、油茶、毛竹等;在人工林中,多混生刺槐、黑松、湿地松、栓皮栋、朴树等树种,体现了公园针叶林景观林中的树种多样性。针叶林景观林下的灌木及草本植物的种类、多度及分布,受地形、土壤厚度和水分影响,差异性较小,灌木主要有忍冬、中国绣球、蔷薇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百合、桔梗、薄荷等。丰富的林下灌草植被,成为针叶林景观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园落叶阔叶林,系由暖温带落叶树种组成,主要有杉木林、木荷林、杂木林、经济林等景观林类型,主要分布山体中下部及沟谷坡麓。阔叶林的季相变化明显,春季群花怒放,夏季绿树浓荫,秋季层林尽染,冬季山舞银蛇。与常绿景观林交互分布,使森林景观更加斑斓。杉木林是公园的主体森林景观类型之一。多分布于公园山体的中.

通过引种、驯化,集中展示了江西传统中药和民族民间药共计数十种,主要有金银花、当归、石蒜、麦冬、党参、黄连、构祀、山碴、黄桅子、杜仲、厚朴、薄荷和羊蹄甲等。药用植物园的主要功能是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普及,林药高产栽挤示范和观光旅游。园内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巧妙配植,通过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的高低错落,创造“开、闭、聚、畅”的环境空间。在弯曲的石阶小路四周,遍植着美丽的药用花灌木,低处旬甸的各种草药和地被植物,形成了明暗不同、收放自如的园林小空间,巧妙地实现了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生物资源

森林生态环境孕育了较丰富的动物资源,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种,鸟类有猫头鹰、雏、山雀等25科49种;兽类有野兔、野猪等;爬行类有眼镜蛇、银环蛇等;昆虫类有蝶、蛾、蝗虫等。银环蛇、眼镜蛇、猫头鹰等野生动物均为国家保护动物。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娃娃鱼(大鲵)、黄喉躁鹛、中华秋沙鸭、黄腹角稚、短尾猴等20多种 。

品牌建设

1963年,公园已初具雏形。

1991年,成立上饶东岳省级森林公园。

1995年,公园更名为上饶云碧峰森林公园。

2005年12月,公园正式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2006年1月16日云碧峰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二期景观改造工程将新建约7公里的游步道,延展方向涉及到东瓦窑、王村、刘家坞3个村。该工程陆续重点开发3条生态景观走廊。

管理体制

江西省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由上饶市林业局负责管理园区生态、安全等问题。

云碧阁

云碧阁位于云碧峰顶,海拔252米,始建于90年代,总建筑面积为700平方米,这是一座具有中式建筑风格的三层阁楼。

辰钟楼

辰钟楼位于双荔枝山上,占地面积2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0.5平方米,高18.6米。钟楼由二大部分组成:基座平台与钟楼楼体总高度18米,二楼放一复制青铜“江南古钟”天宁钟,高2.83米,现重4.75吨,名为“江南古钟”天宁钟。钟建于五代吴顺义三年(923),为信州刺史周本铸,经过1000多年的风雨、多次的迁徙保存至今。

毓秀台

毓秀台坐落于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南边,紧邻辰钟楼,与云碧阁相呼应,毓秀台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台高13.3米,总建筑面积628平方米。在台的顶端放置一复制的西周时期的器物大克鼎。大克鼎高3.3米,重约3.2吨。汉白玉护栏镶嵌四周,配套游步道工程,配有照明系统及景观射灯。

东岳庙

东岳庙坐落在上饶信江南岸云碧峰,依山而建,是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中,仅存的人文景观和宗教胜地。东岳护国寺始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经明、清几度修葺扩建,成为规模的古代建筑群,前有十三殿、后有文昌阁,左有观音堂、右有睢阳祠,建筑面积达三千平方米,具有宫殿和宫殿建筑特征,现仍存有东岳大殿和殿前三重台阶和明代文物九龙丹墀石雕等建筑。

交通路线

交通

上饶站——松山村站——香榭里舍站——步行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西北门店)

路线

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云碧阁——东岳庙——毓秀台——东岳护国寺

历史人文

自秦代起就建有学校。唐贞观四年(630),各州县普遍设孔庙,庙内设学宫,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有学舍,因庙为学。唐宋元明清各代,本区均设有州、府、县学。宋代县学生员得考选升入州学,宋、明、清各代,州、府、县学则不相属。主要的学校有饶州府学、广信府学。各县(州)学创建年代先后不一。

方言

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上饶东部,东部为吴语区,区内主页有广信区、信州区、广丰县、玉山县、人口约235万人。在一些地方还包含了一些方言岛,通行闽南语、赣语、客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