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抚州市临川大金山寺景区

门票参考
免费
旅游景区级别
3A
所在地/隶属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云山镇

地理位置

临川金山寺,坐落於江西省临川区北段(云山镇)海拔265.9米的金山岭上(又称金峰),东与东乡毗邻,北与进贤接壤。

寺庙历史

金山寺具体创建年代不详,但至唐宋年间即已建寺。

北宋名臣王安石为临川乡贤,他曾多次登山拜寺,游览抒怀:“重经高处寺,一与白云亲。树木有春意,江山如故人。幽轩含气象,偏雨落风尘。日墓晚归去,徘徊欲作神。

”朝代更迭,世事沧桑,金山寺几经兴衰。宋、元两代,数次毁于战乱,明初盛极一时,明末又罹于战火,再度衰败。此后三百余年,金山寺凋零冷落。

1936年,南湘普净和尚云游至此,塔起闻经茅篷传灯阐教,使金山寺重现生机。抗战期间,印空法师始住持山门,次年间始复殿宇,至1947年建成。同时,在乡绅桂汝丹的支持和帮助下,恭迎西康贡噶活佛临寺传法,寺名为“中华贡噶寺”。

1949年后,金山寺创办中医传习所,培养了一批德技兼备的人才,并有数人参加抗美援朝救护伤员。后又创办尼众织布厂,实行生产自养,成为全省典型加以宣传。至“文革”中,该寺再次夷为平地,众多僧侣被迫还俗。

80年代中期,耄耋之年的印空法师自广州返金山寺住持山门,毅然挑起修复金山宝刹、再振禅风的重任。此举得到当地群众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十余年的艰辛努力、如今,金山寺崭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

寺内建筑

三里多长的盘山公路,汽车盘旋而至,游人拾级而上。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玉佛殿、千佛楼、藏经阁、钟鼓楼、客堂、斋堂、寮房、教学楼、图书管等十数幢宏大建筑相继竣工,高达六层。殿宇布局紧凑,错落有致,雄伟巍峨。寺内佛像栩栩如生,不计其数。藏有经书二十余万册,其中稀世珍宝《大藏经》二部。

基础设施

进入90年代,寺内已安装了高压电、自来水、程控电话、传真机。配备了成套广播器材、电化教学设备、彩电、录音机、电脑、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试施一应俱全。

寺院发展

1993年佛像开光盛况空前,各地善男信女及港、澳、东南亚华人弟子二万余众慕名蜂拥而至,蔚为壮观,誉为赣东“佛教城”。

为解决当今佛教队伍素质低下、龙象匮乏的现状,一九九四年,金山寺自筹资金,克服重重困难,在寺内创办了江西尼众佛学院(全国仅两所),学院开设有初、中、高三个班级,面向全国招生。学员聘请全国各地名寺古刹的诸山大德和一些学有专长的人士任教,起用本寺学识修持有素的法师辅之,因人施教,为各地寺庙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人才。至今为止,学院已有两届一百三十馀位学员学成回寺,成为各大寺庙的栋梁。金山寺亦由此名声鹊起,成为众多出家比丘尼心驰神往的地方。

如今的金山寺,不仅有”赣东佛教城“之美誉,声名远播,是众多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地方,而且还被抚州地委、行署辟为重点旅游开发区,成为游人观光游览的风景名胜。终日里,上山朝拜者络绎不绝,并常有港、澳、台、和东南亚僧侣慕名前来立佛参禅。每逢法会吉日,游客善信更是纷至沓来,摩肩接蹱,成千上万,盛况空前。故有佛教界人士观后赞叹道∶“临川金山寺虽不能与镇江金山寺齐名,却也可以共用其誉。此乃佛门之幸,其功德和前景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