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洒金桥美食街

门票参考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适宜季节
全年
所在地/隶属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

地理位置

陕西省西安市街道名称。

为南北纵街,南起大麦市街北口,北至莲湖路中段的老关庙什字正南,长800米。1966年曾改名为前卫路中段,1972年恢复原名。

相关信息

洒金桥西安历史上的金街

著名秦腔演员孙存蝶在《拾黄金》里表演一个叫花子拾到黄金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发地就在西安的洒金桥。现在的洒金桥并没有桥,而是一条长约800米的看似不起眼的小街,它北起莲湖路老关庙十字,宽约5米,向南延伸进入回坊后,收窄至不到4米,然后通向大麦市街。历史上洒金桥几易其名,先后用过大桥街、铁炉坊、前卫路、老关庙等名称,但只有洒金桥这个名称最恰当地说出了这条街与黄金的不解之缘。

皇室用品入宫的黄金之路

在唐朝时,洒金桥名叫大桥街,在唐长安城的地图上,清楚地标注着这条街的位置。大桥街能保留至今是因为它重要的地理位置。西安地名专家葛慧告诉记者,关于大桥街的故事要从广运潭说起。唐长安城皇族们需要大量物资供给,以维持他们极尽奢华的生活,因此皇室征用民夫打通水路并在长安城外开挖了广运潭,以便把江南的丝绸、木材、珍珠源源不断地运抵京城。这些物资在广运潭卸货后,要穿过长安城郭城再经由广运门进入宫城。1978年在洒金桥西五台中台北侧出土了唐昭宗光华二年的《大唐重修内侍省之碑》,证明广运门内是西宫掖庭宫南端的内侍省。内侍省是唐代宫廷的近侍机构,掌管宫廷内部大小事务,而大桥街直通广运门前护城河上的金水桥,因此这条街道是贡品进宫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说,它是一条通向唐王朝宫廷仓库的黄金之路!

曾有人在这里拾到金子

“长安有个洒金桥,洒金桥住了个员外本姓金,他先人手里无金银……没料想回来的路上拾了这么大的一蛋蛋金!”这是秦腔《拾黄金》里关于在洒金桥拾金子的唱段。洒金桥现年66岁的老住户安建中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莲湖区文史馆的工作人员在修地方志的时候,曾询问了洒金桥地区比较有名望的一些老人,关于洒金桥这名字的由来,老人们讲了一个在洒金桥广为流传的故事:宋朝的时候在洒金桥住着李姓三兄弟,一天他们推着独轮车运木头回家,傍晚从今天洒金桥十字过桥的时候,桥上有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大哥一脚踹过去,石头没有动,于是三兄弟就合力把石头挪开,石头晃了一下,竟一路滚到了他们家门口。第二天天一亮,三兄弟想起了昨晚发生的事,就到门口去看那块石头,谁知这石头竟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仔细一瞧竟然是一大块金子!从此三兄弟家门口的这条路便被叫做洒金桥了。

这里下过一场“金雨”

三兄弟拾金的故事在洒金桥广为流传,为了探明洒金桥这名字的真正由来,记者又拜访了洒金桥的许多老住户,但他们说法不一。一些老住户说洒金桥在清朝沙姓人很多,当时街上还有一座桥,叫沙家桥,后来这里被误传为“洒金桥”;还有人说自己祖上出过大财主,当时在这里的桥上洒过金子,任由老百姓在下面拾取。这些故事被说得有鼻子有眼,不少人起初对此深信不疑,但仔细一想还是有很多破绽。

其实关于“洒金桥洒金”这段霸气十足的历史的确见于史料,这洒金的不是别人,而是唐玄宗李隆基。西安地名专家葛慧讲,洒金桥名字的由来正是因为唐玄宗在这里洒过金子。葛慧翻开《唐书·玄宗本纪》向记者叙述:开元年间,日本、东罗马帝国等国的使节前来朝贺,还带了一些金币作为礼品。到了开元年间,唐朝国力强盛,唐玄宗又下令铸造“开元通宝”金币。这么多金币放在宫里闲着也是闲着,一天唐玄宗突发奇想,在广运门附近的宫城上大宴王公贵族,又叫文武百官在城楼下的桥上饿着。身为一代英主的唐玄宗为什么要做这么不厚道的事情呢?不一会答案揭晓了,成片的金币从城门上泼洒下来,散落在桥上。起初大家还不敢轻易去捡,在明白了这是皇帝的犒赏之后,桥上的文武百官顿时不顾身份地抢作一团,因为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奖金”啊!

一条小街藏了三座大寺

从莲湖路进入洒金桥后,就能看到一棵大槐树,树干要两个人才能抱圆,当地住户讲,这槐树从民国时期就有了,但这还不算大,洒金桥沿街的西五台寺里有更大的树。

西五台是老西安的叫法,宋明时称为云居寺。一走进西五台,就能看到一棵硕大的桐树,笔直的树干需要三个人才能抱圆,但在西五台看门的师傅说:“这里的树没有三四百年都不算什么,再往里面走有一座清真古寺,寺里有一棵建寺古槐,都快600岁了!”据了解,洒金桥沿路明朝时期遗存的古树就有五六棵之多。

洒金桥有两座相距不足200米的清真寺:清真古寺和清真西寺。清真古寺是明朝时修建的,寺里现在还保留着建寺时留下的门楼子和老槐树。老槐树历经沧桑却依旧枝繁叶茂,翠绿的枝叶拂着门楼上黑色的瓦片,舒服地向街边伸展。走过了500年的风雨,这两位树“老人”依旧相互依偎。

没人能读懂的古老经文

洒金桥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古树和古建筑,是因为洒金桥老住户很大一部分从明朝起就定居于此,他们按习俗在家门口都种下了树。在洒金桥卖水盆羊肉的李天平依稀记得,他小时候家里有一份刻在木板上的族谱,上面记载着先祖从明朝起就居住在这里了,而明朝时期的洒金桥被称作铁炉坊。后来老李家的族谱不见了,但他依旧能凭记忆说出自己祖上5代人的姓名。

在洒金桥有很多像老李这样的老住户,洒金桥路两边分布着回民的各种营生,充斥着浓郁的伊斯兰文化,而老住户们闲聊的谈资往往是哪家的胡辣汤最好吃,哪家的粉蒸肉最地道。现年80岁的安老师傅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洒金桥路两边还都是低矮的瓦房和土坯房,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小街上的车辆慢慢多了、楼房渐渐高了,许多老宅子也被拆除了,唯有古树与门楼能唤醒他们对埋藏在心底的那份古老记忆的探寻。

洒金桥现存最古老的一座门楼就在清真古寺的对门,门楼上有一串经文。住在这里的李天平告诉记者,门楼上的经文只是保存下来的一部分,因为这经文太过古老,现在人都不认得。记者又问了几个老住户,他们都不知道这神秘的经文究竟何意。对于这门楼的来历,住在这里的老人们记得这是从院子里面搬出来的二门楼,当一门楼还没拆的时候,神秘的经文下面,曾有一道沿街明沟流过。洒金桥西边的地势比东边高出许多,所以需要一条明沟用于排水。解放初,街东的居民要去街西还要穿过沟上的桥,当时每隔几户就有一座桥,李天平说当时桥修得很漂亮,就如印象中江南的小桥一般精致。后来沟被填上了,一座座小桥自然也逃不过被拆的命运。

据葛慧介绍,老住户记忆中的明沟始建于明朝,是从鱼化寨闸口村位置通向现今莲湖公园所在的引水渠,也就是龙渠的分支,出了洒金桥后,又分成几支,一支通向涝池,一支通向现在的莲湖公园,解放后断流,挖通下水道后明沟便被填埋了。

林则徐曾为洒金桥住户题匾

今年60岁的马振中把记者带到了洒金桥一处不太好找的院落里,这里至今还保留着清朝时期留下的两层木质阁楼。阁楼非常大,记者目测大约有8米长、5米宽。马振中告诉记者,这里在清朝时曾住过洒金桥最有钱、最有名望的一户人家。马振中小的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耍,临街的门楼没被拆掉的时候还悬挂着“武魁”、“进士”等牌匾,在这些牌匾中最有名的要数林则徐送给宅子主人的那块,上面有林则徐的落款。但如今,这块牌匾只存在于洒金桥老住户的心中。“牌匾‘文革’时被破坏了,可惜。”清真西寺看门的马师傅叹息道。

在洒金桥路西的新寺巷里,随着外地人的大批迁入,明清时期四合院几乎都被改建成了狭窄的三四层小楼,但仍有一些老宅院挺立着。“这门楼是明清时期的。”60岁的老住户吴师傅抠开墙面上附着的灰色涂料,摸着砖缝里露出的白色絮状物说:“这是过去的那种砌砖老方法,就是把石灰和面粉混在一起做的粘合剂。”除了砖头,石头也在向每一位游客诉说着古老街道的故事,一些门楼前还有几只小小的石狮子,几百年的时光里,它们一直寸步不移地守护着这条安宁祥和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