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 公交换乘
  • 公交路线
  • 公交站点

草堂寺

草堂寺
门票参考
12月-次年2月15元,3月-11月25元
开放时间
09:00~17:00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1-2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
3A
所在地/隶属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草堂镇草堂营村

地理环境

草堂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西安市环山旅游路户县东段路北,东临沣水,西临太水,南对终南山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景色秀丽。紧依西安环山旅游公路上的户县秦镇草堂营村,距西安市中心约50公里。

历史沿革

草堂寺原为南北朝十六国后秦高祖皇帝姚兴的"逍遥园"故址、西域高僧鸠摩罗什译经之地,是中国首创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坊。曾名“大寺”,后改称“草堂寺”,这是由于当时全国各地高僧云集于逍遥园,姚兴便在园内设寺,寺内临时构筑一堂,权以草苫覆顶,草堂寺由此得名。

魏末周初,大寺一分为四,草堂寺即其一。

隋大业二年(606年),唐高祖李渊为郑州刺史时,曾为次子李世民目疾来草堂寺求佛保佑, 造石佛一尊送入寺内供养。

唐王朝建立后,寺院重又兴盛。唐太宗曾经来草堂寺瞻仰题诗。唐玄宗天宝年间飞锡法师主持寺务,传播佛法。唐宪宗元和年间,唐宪宗敕令重修草堂寺,名僧圭峰宗密禅师住持草堂寺,大事修葺,在此弘扬佛法,大振宗风,中兴草堂,改名为“栖禅寺”,但旧名仍被沿用。唐末寺毁。

宋乾德四年(966年),朝廷对草堂寺进行大规模重修,改称“清凉建福院”。

金明昌四年(1193年)辨正大师增修讲所,梁栋宏丽,楹檐宽敞,复称草堂寺,曾作亭覆护罗什舍利塔。

元代,皇太子五年内曾四度下旨对寺进行大规模修葺,逍遥园、栖禅寺、草堂寺之名并用。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鸠摩罗什弟子僧肇被封为“大智圆正圣僧”,草堂寺因此又改名为“圣恩寺”。清同治年间,寺院遭遇战火,殿宇几乎全毁;光绪七年(1881年),复建的草堂寺又被山洪冲毁。

1952年后,国家曾三次对草堂寺进行维修和改建。

1984年,由户县民政部门移交僧人管理使用。

寺院格局

草堂寺庙宇的建设完全遵循佛教建筑规制。寺门面朝南,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展布,依次是山门、天王殿、钟楼和鼓楼、碑廊、碑亭、大雄宝殿、大悲殿、地藏殿和三圣殿、厢房、法堂(方丈室)。

中轴线西有鸠摩罗什纪念堂、八宝玉石塔、二柏一眼井、宗派图碑及烟雾井;东有卧佛殿、莲花池及观音阁;厨房和斋堂设在东侧,僧房在法堂两侧,厢房东西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