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七批(1938-1946年)
所在地/隶属
重庆市渝中区、重庆市沙坪坝区

基本介绍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属机构在重庆的一处办公地点,也是当时郭沫若的居所和工作场所。旧址在重庆有两处,分别是位于渝中区七星岗的天官府旧址和沙坪坝区西永镇的香蕉园村日址。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于1938年4月1日在武汉成立,主管抗战宣传,由郭沫若任厅长,下设办公室、第五处、第六处、第七处。办公室主任为共产党员阳翰笙;第五处负责动员工作,处长为救国会成员胡愈之;第六处掌管艺术宣传,处长是共产党员田汉;第七处进行对敌宣传,处长是哲学家范寿康。1938年武汉失守后,第三厅迁到重庆办公。该厅集中了文艺界知名人士与社会贤达,盛称“名流内阁”,为抗战做了大量宣传工作,起到抗战文化战斗堡垒的作用。

1940年9月,国民政府以改组政治部为名,撒销第三厅,另设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工会)。12月7日,文工会正式成立,主任委员仍由郭沫若担任,副主任委员由阳翰笙、谢仁钊担任,茅盾、沈志远、田汉、洪深等10人为专任委员,老舍、陶行知、邓初民、王昆仑等10人为兼任委员。文工会下设国际问题研究组、文艺研究组、敌情研究组。为避免日机轰炸,文工会分两处办公:城区办公地即原第三厅旧地,乡间办公地在重庆西郊歌乐山下赖家桥全家院子。文工会吸纳了比第三厅更广泛的各界代表人物,在重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对内对外文化活动,对抗战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1945年3月底, 文工会因发起要求民主、反对独裁的《文化界对时局宣言》而被迫解散。

标签: 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