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慈云阁

别名
大悲阁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四批(元朝)
所在地/隶属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

建造历史

据《定兴县志》载,慈云阁原名大悲阁,其始建年代不详,以阁内大悲佛铜像而得名,后毁于战乱。元大德十年(1306年)僧德宝在故址重建此阁,明万历年间李荩传重修,因佛教视心慈为贵,贵慈如云,改名慈云阁。并清康熙年间五十二年(1731)、嘉庆二十五年(1820)对阁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仍为元构。慈云阁原为一组建筑群,总平面为舟形,分前、中、后三部,现前后两部分被毁,惟存中间慈云阁。阁平面近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问,建筑面积142平方米,二层楼阁式,重檐歇山布瓦顶,通高13.3米,南北长12.6米,东西宽11.9米。构架及做法均很有特点,内外檐柱相距很近,均包于墙体之内。屋架只有东西两壁,都是利用下平博平梁,载于山面上檐昂尾上,四隅施垂柱及抹角梁。上檐斗拱五铺作双下昂,其中上昂为真昂。下檐四铺作。慈云阁为元代建筑的典型作品,明御史李荩有碑记。是中国古代建筑从宋代风格向明清风格过渡的好例证。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构造

黎花坞慈云阁位于保山城西南3公里九岭岗下黎花坞,为保山当代佛教胜地。黎花坞寺庙群顺山势坐西向东,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玉屏门、韦陀殿、放生池、弥勒宫、醉月楼、玉佛殿、慈云阁和观音纺线处等。

慈云阁重檐歇山顶,前檐出抱厦,通面阔9.85米,通进深9.1米,因置于高台陡崖之间,屋檐前伸后促,远远望去似有金鹏展翅之势,可谓别具一格。据史载,慈云阁建成于清初,系清康熙年间户部尚书王宏祚受观音菩萨点化而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建。此后寺院历经不断增修、绿化,先后形成"黎花香雪"、"露洒隆阳"等景。

迈入阁内,正中供奉着南海观音的塑像,法身高4米,持柳枝、净瓶站于波涛之上,全身饰金,善财和龙女左右侍立。慈云阁后有摩崖画一幅,站立云端的是观音菩萨,下有一马配鞍悠闲食草,一人身着官服拱手遥拜,据称这人就是王宏祚。

慈云阁香火

300多年来,梨花坞慈云阁的香火绵延不断,名闻遐迩。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日(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出家日)一年三次观音会,四方香客云集此地,朝山拜佛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平时前来瞻仰晋拜者也不绝于途。这里还有素席,所有用作斋席、斋饭的原料,都是本地出产,比如绿叶菜、果品、菇类、豆制品等,其菜谱与荤席相近,足可以假乱真。加上从卧云楼后开沟引来的涵鹤溪水,水质清淳甘美,用以烧制的素席,饭香菜鲜,味道佳。

慈云阁左侧是玉佛大殿,殿中须弥座上的佛龛内,供奉有三尊玉佛,龛前贡桌上还有三尊体态较小的玉佛。佛像呈坐姿,披金色架装,袒右肩,发呈螺髻状,佛冠上镶有宝石,脸部安样慈和。这六尊玉佛均为纯汉白玉雕成,玉面晶莹剔透,极其珍贵。

主要景点

为舟形,分前、中、后三部,现前后两部分被毁,惟存中间慈云阁。阁平面近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问,建筑面积142平方米,二层楼阁式,重檐歇山布瓦顶,通高13.3米,南北长12.6米,东西宽11.9米。构架及做法均很有特点,内外檐柱相距很近,均包于墙体之内。屋架只有东西两壁,都是利用下平博平梁,载于山面上檐昂尾上,四隅施垂柱及抹角梁。上檐斗拱五铺作双下昂,其中上昂为真昂。下檐四铺作。慈云阁为元代建筑的典型作品,明御史李荩有碑记。是中国古代建筑从宋代风格向明清风格过渡的好例证。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云阁左侧是玉佛大殿,殿中须弥座上的佛龛内,供奉有三尊玉佛,龛前贡桌上还有三尊体态较小的玉佛。佛像呈坐姿,披金色架装,袒右肩,发呈螺髻状,佛冠上镶有宝石,脸部安样慈和。这六尊玉佛均为纯汉白玉雕成,玉面晶莹剔透,极其珍贵。

标签: 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