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新化北塔

新化北塔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七批(清朝)
所在地/隶属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

简介

史书记载始修于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落成,但据民间传说,清嘉庆年间,这里原有一座木塔,年久失修而坍塌,后募捐重修,建明无扎架,周围堆起土围,随塔升高,塔成将土运走,前后修了20年。塔身为青砖料石结构。据碑文记载:“塔基压浆灌缝二十四层,中镇金色,四周嵌珠玉。”塔高42米,八角形,角上嵌石舫,状如翘角,覆铁瓦,铸铜顶,塔正门书“北门锁钥”四字,两边对联曰:“正欲凭窗栏舒远目,直顺循级上高楼。”塔中有相对螺旋砖阶直升塔顶,共492级,塔内七层,层层壁画,书法及捐款人姓氏石刻。登塔凭窗,远处群山叠翠,脚下资水流碧,梅城古貌尽收眼底,历来名人登临,赋诗甚多。明参政胡有恒有登北塔绝顶诗:“江流去处空,一塔锁奔欲。势镇县之北,气雄资以东。举头疑日尽,长啸直天通。拟更探奇胜,西南首望崇。”

解放后,由于柘溪水库关闸蓄水,资江水位不断上升,漫及塔基。1979年,上级拨款沿资水河岸,修建了北塔护卫堤。堤高10米,宽10米,长1500米,在通常2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暴发时,可保塔基不被淹灭。

位置

据清同治《新化县志》载,县治西南高而东北陷,需建阁以镇之,乃创木阁,久之倾圯。议建石塔,因其地低陷,多浮沙,屡议不果,嘉庆十一年(1806),始掘地3.6丈, 因资金缺乏,两次停工。道光十四年(1834)秋落成,塔为八角七层,高13.85丈。层与层之间突出短檐, 角上镶嵌石舫,似翘角,铜顶铁瓦,底层为青石方块,塔体纯青砖砌成。塔内有要对螺旋砖阶上升,共492级。工艺精巧。虽历经一个半世纪的风雨沧桑,至今仍巍然屹立。

标签: 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