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屈家岭遗址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三批(新石器时代)
所在地/隶属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屈家岭

基本介绍

屈家岭遗址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该遗址是一处以黑陶为主的文化遗存,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屈家岭文化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其年代距今约5000—4600年,是更早期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的继承者。

遗址发现于1954年,1955年及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文物工作队两次发掘,出土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石器和陶器,蛋壳陶器、彩绘陶器和彩绘纺纶,说明新石器时代江汉平原地区已具有较高水平的烧陶技术和纺织手工业。

屈家岭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发现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是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屈家岭文化”的命名地,也是全国首批100处大遗址之一,长江中游地区的稻作遗存最早即发现于该遗址。

1988年,屈家岭文化遗址为国家公布的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景观

经过发掘的屈家岭文化遗址有京山屈家岭遗址、荆州阴湘城遗址、石首走马岭遗址、钟祥六合遗址、天门邓家湾、谭家岭和肖家屋脊遗址等。

屈家岭文化的住房多属方形、长方形的地面建筑。一般筑墙先挖基槽,立柱填土,再以粘土或草拌泥掺加烧土碎块培筑墙壁。居住面下部铺垫红烧土块或黄砂土,以利防潮,表面敷“白灰面”或涂抹细泥并经烧烤。在室内中部或偏一角处筑火塘,有的火塘附近还遗留保存火种的陶罐。室内的柱洞大体排列有序,有的洞底以碎陶片垫实,起着柱础的作用。单间房屋的面积一般10平方米左右。出现了以隔墙分间的较大住房,有的是出入一个大门的里外套间式房子;有的是长方形双间、多间的连间式房子,各间分别开门通向户外,其隔墙上无门或还设门相通,甚至有多达二、三十间成排相连的。青龙泉的一座双间式大房子,南北总长14米,东西宽5.6米,室内面积合计70多平方米。这种隔墙连间式住房,形式新颖,建筑结构有了明显进步。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在父系家庭生活的背景下产生的。

房屋为红烧土地面建筑,保存较好的一处晚期房屋基址,北面为长方形烧土台子,东西长 8.9米,南北宽6.62米,高0.55米,两侧各有对称柱穴 4个。南面有低于台子的红烧土面,南北宽7.38米、东西残长 5米,厚约 0.1米,上有大小不一的柱穴16个。

房址内未见生活设施和生活用器,应是氏族集体活动的场所。早期灰坑均为圆筒状,直径 为1.9~2米,深 1.5~1.8米,平底。已发现 3座墓葬,葬式有仰身直肢葬和屈肢葬两种。早期墓内随葬器物 5件,小陶鼎4,圈足器1;晚期的两座墓无随葬器物。

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农业生产工具最多。早期石器有斧、锛、铲、刀、凿等,代表性器物为磨制较粗糙的大型柱状石斧和大型的黑灰陶纺轮。晚期的石器,代表性器物有中小型上窄下宽的长方形石斧、斜弧形石镰、长方形扁薄有孔石铲、树叶形石镞、石矛和多种小型工具。彩陶纺轮,质地软,在橙黄色陶胎上施红褐或黑色彩绘,或用弧线构成旋涡纹,或用弧线、直线横竖对称排列,或用对角间以卵点等,彩纹图案多样。彩陶纺轮是屈家岭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生产工具。

生活用器均为陶器。早期以黑陶为主,灰陶次之。主要器形有圈足甑、薄胎黑陶小鼎、蛋壳黑陶杯、有领罐、朱绘纹黑陶罐、曲腹杯、圈足碗、弧腹钵、壶形器、三足碟、圈纽器盖等。彩陶多厚胎,出现个别仰韶文化风格的彩陶片。还发现陶环、陶球和陶鸡、陶羊等红陶小动物模型及玉饰等。晚期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器形有锅、甑、鼎、碗、钵、豆、杯、碟、罐、壶形器、盂型器、器盖等,出现了蛋壳彩陶器皿及大型缸形器、筒形器等。薄如蛋壳的彩陶器皿,表现了屈家岭文化的制陶工艺特色和技术水平,主要有碗、杯两种,胎壁仅为0.1~0.2厘米,橙黄色胎施黑衣或橙红衣,上绘红黑二种彩色。陶杯彩绘于器内口沿上,陶碗彩绘于器表外,少数内外器表都施彩。双弧腹的卷边高扁足鼎、圈足碗、高圈足豆是这一文化陶器的典型特征。其他代表性器物还有长颈扁腹高圈足壶形器、高圈足杯、陶罐、大型陶锅、陶缸以及彩陶环、彩陶球、红陶小动物等。器盖的应用比较普遍,已出现有榫器盖。

屈家岭遗址的居民以种植水稻为主。在红烧土建筑遗迹中保存有密结成层的大量稻谷壳和稻茎,经鉴别,属大粒粳型稻。

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墓为主。成人墓多集中于氏族公共墓地,多单人仰身直肢葬,有拔掉上侧门齿的现象。小孩墓多圆形土坑瓮棺葬,葬具通常是在一个陶碗上对扣一陶盆或用两个陶碗对扣。

历史沿革

1954年冬,湖北省国营五三农场为了解决垦区排灌问题,在修建石龙过江水库之后开始了水库干渠的建设,当干渠修至屈家岭村古柏树附近时,挖出了大量红烧土、陶器和石器。

1955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指导下,石龙过江水库指挥部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抢救性试掘,发现遗址的文化遗存属新石器时代新的文化系统。

1956年6月至1957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进行了以探索长江中游史前考古学文化为目的的考古发掘。这次发掘共挖探方197个,发掘面积858平方米。这次发掘材料经整理后发表了屈家岭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因发现的文化遗存与其它文化相比具备特有的文化特征,属于一个新的文化系统,将它命名为“屈家岭文化”。

1989年7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博物馆联合,在该遗址的北部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87.5平方米,这次发掘新发现了屈家岭遗址早期文化。

屈家岭文化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而得名。其年代上承大溪文化末期,下接石家河早期,相当于公元前3500年至屈家岭古代城址前2600年之间。

荣誉及其他

文物遗存

从遗址中可发现屈家岭文化稻作的痕迹,动物方面有鸡、羊、狗、猪等遗留,出土的大量陶纺轮证明其纺织甚为发达。建筑方面,烧土块作为建材已十分成熟。此外发现大量墓葬建筑,多有陶器随葬。陶器继承大溪文化的圈足器,但有更多的鼎器。

早期遗存主要特点是,石器磨制较为粗糙,许多石器的边缘常有打琢痕迹。陶制工具中,大型黑、灰陶纺轮颇有代表性。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次之,圈足器比较发达,其中朱绘黑陶最具特征。彩陶多为厚胎,有些纹饰具有仰韶文化的风格。

中期是屈家岭文化的鼎盛时期,分布范围最广,代表性遗存有:屈家岭遗址晚期一、二,湖北青龙泉遗址中层,宜都红花套遗址第四期,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等。这一期的房屋发现较多,工具以石器为主,磨制较早期精细,陶制工具较少,以彩陶纺轮为代表。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数量很少。种类和数量都有很大增加,典型器物有矮足罐形鼎、高圈足杯、三足碟、直口长颈扁腹壶等。彩陶数量增多,彩壳蛋陶是屈家岭文化的代表。一些器皿如大型陶锅、缸形器皿等,与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二期有相似特征。

晚期的主要遗址有:天门石家河遗址下文化层,均县观音坪遗址下层等。晚期的石器以长方形石斧、双孔石刀和有铤石镞为代表。彩陶纺轮数量更多,形制变小,有太极图式和对称双弧线中夹斜线彩纹。陶器仍以灰陶为主,红陶数量有所增加。袋足炊器(鬶)的出现标志着这一时期的文化已经向青龙泉文化三期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