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 公交换乘
  • 公交路线
  • 公交站点

汉中石门水利风景区

别名
石门水利风景区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国家级(2002年第二批)
所在地/隶属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

介绍

石门栈道风景区位于汉中市北18公里的褒河谷口,以石门水库为依托,风景秀丽,古迹芸萃,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遗址就在这里。

褒谷山势险峻,怪石峥嵘,翠峰林立,清净幽雅,四季景色各异。清代文人王晚香将这里概括为“石门二十四景”,石门水库建成后使褒谷锦上添花。石门水库是以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库容1.05亿立方米,灌溉50多万亩农田,发电装机4.05万千瓦。坝高88米,顶长260米双曲拱坝,造型优美,宏伟壮观,高峡平湖,碧波荡漾,游船、快艇穿梭在17公里长的人工湖上,可尽情浏览湖光山色怡人美景。山间溪流潺潺,清泉涌溢,山瀑流水叮当,水产水禽种类繁多,以大鲵、甲鱼、白鹭等最为珍贵。

褒谷石门是个天然立体文博馆。自春秋战国以来,这是沟通我国中原、西北与西南交通的要冲,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开凿与架设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栈道,石门是栈道最险最奇之处。这里山上水下文物古迹荟萃。古代、近代、现代的道路建筑、水利工程、石门隧道都交织陈列在此。新建的仿古栈道独具一格,飞架在陡壁悬崖上成为古褒斜道缩影;历史上萧何月下追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诸葛亮北伐曹魏常由此出入。开凿于东汉永平年间,采用“火烧水激”而成的石门隧洞,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通车隧道。石门附近有汉代以来文人墨客题留摩崖石刻一百多处,最著名的“石门十三品”“国之魂宝”,被日本书道界称为“汉中石门,日本之师”。曹操“衮雪”;张良“玉盆”;郑子真“石虎”苍劲浑扑,运笔流畅,尤其《石门颂》、《石门铭》自古被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楷模。连城山腰的连云栈道,沿途石刻林立,散布着先祖足迹,淹没于水下的褒姒铺,相传是西周褒国美女褒姒的故里。

山河堰是西汉相国萧何所筑,曹参落成,世世代代浇灌汉中的肥田沃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旧址修成褒惠渠,七十年代兴建了石门水库,三个时代水利工程惠泽汉中人民,形成了汉中水文化,水工程独特风景线。

古往今来,褒谷鸡头观翘立,耸入云端,石虎镇守石门宝藏,古人还有“石门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能解得开,买下汉中府”的说法。石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古褒国、古褒斜栈道、古连云栈道、古石门、古山河堰、古褒城驿、新石门等历史遗迹交相辉映,是研究我国古今战争、交通、道路、经济、科技、水利、书法、诗文等综合天然史料馆,也是陕南优美宜人的风光旅游胜地。

从长安到成都,栈道最兴盛的时期有栈阁几千里,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其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栈道一修通,就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著名景点

褒斜道

在秦岭山脉中,有一条贯穿关中平原的汉中盆地的山谷,其南口曰褒,在今汉口区北25公里;北口曰斜,在眉县西南15公里,长凡235公里。自战国起,就有人在谷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踵继,多次增修,后人就命名为“褒斜道”。汉武帝大加修凿褒斜道250公里,从而出现了“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盛况。

汉中历史文化遗迹很多,首屈一指的当属褒斜道石门及摩崖石刻,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褒斜道起点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北17公里。 这是古代最著名的跨越秦岭的通道,它贯穿秦岭山脉,道的南口是“褒谷”,北口称“斜谷”,在陕西省眉县,故称“褒斜道”,全长250公里。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明修”的即此道。李白“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亦此道也。褒斜道自战国时就凿石架木,陆陆续续修起了栈道,后来又经过历代增修加凿,栈道畅通无碍,是秦汉乃至于唐宋时期的“国道”。据传,其盛时“五里一阁、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500里栈道上有各类建筑约6000余座,且路面平阔可行车马,其恢弘壮观令人叹服。因此,国内外有专家将褒斜道称作世界第九大奇迹。

石门

褒斜道石门是栈道南端的一段隧道,大约于战国时期为修褒斜栈道而凿,后经历代修凿,方告开通。石门洞长13.6米,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当时施工艰难,采用火烧水激法开山破石,是中国最早的人工隧道。石门及栈道石壁上镌刻有200多处汉魏以来历代名人的留诗题名,统称为石门石刻。石刻中最早的是东汉永平六年(63年)的《鄐君开通褒斜道碑》,记述了汉中郡守鄐君及其部属开通褒斜道的情况。最为著名的是“汉魏十三品”,其中又以东汉建和二年(148年)所刻的《石门颂》最为珍贵。石刻的额题为:“故司隶校尉楗(犍)为杨君颂,汉中太守王升立”,铭文赞颂了杨孟文开通褒斜道石门的事迹。刻于石门东壁的北魏永平二年(509年)的《石门铭》,记载了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开石门故道的事迹,铭为楷书,王远书写,字体流畅飘逸,秀丽隽永。还有《衮雪》摩崖:原刻在石门南约半里褒河水中一巨石上。此处石多,水浪冲激,状如“衮雪”。高70厘米,宽150厘米,右行横刻隶书“衮雪”两大字,字径45厘米,右侧有竖刻隶书“魏王”两小字,传为三国曹操过此触景而书。

以上所说的都是1970年之前的古迹状态。“文革”期间,陕西省政府以此天然峡谷在石门附近修建褒河水库,所以将重要的石刻被转移到了汉中市博物馆。88米高、当时国内最高的水库大坝大坝矗立起来,古栈道也淹入水中,现今的“石门”以及库边的栈道都是后仿新建的。“石门”上,有两方“汉隶”摩崖,一是“石门”,一是“石虎”,还锩刻着一段民谣:“石门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若解得开,买到汉中府。”读来可联想到古道上有无数故事。走在石崖栈道上,望着耸立着的大坝,截留住的江水,想着淹没在水中的珍贵古迹,令人浮想联翩,感慨良多,面对褒河水库,是褒是贬,不知如何说。

石门摩崖石刻

石门洞内东西两壁和洞外南北数里的险坡、断崖以及褒河水中、沙滩大石上,多有由汉及宋的摩崖石刻,有的是历代开通、修复褒斜道、石门和山河堰工程情况的记载,有的是参观、游览的留念题记,清代有人统计,约40余种。而其中的“汉魏十三品”,唐宋时期即负盛名,誉满全国。

所谓“石门汉魏十三品”者,是以石门洞内东西两壁,东汉刻的《石门颂》与北魏刻的《石门铭》为代表而言。其中,《石门颂》早已名驰全国,是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史和书法艺术史的瑰宝。特别是它的书法,是“汉隶”的杰作。

石门石刻,因国家要建修石门水库,于1970年凿迁至汉中城内古汉台,粘接复原,专建一室,名为“石门汉魏十三品陈列馆”。中外游客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