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 公交换乘
  • 公交路线
  • 公交站点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
别名
本溪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级别
国家级(2005年第四批)正名
所在地/隶属
辽宁省本溪市

简介

公园内岩溶地貌景观极为发育,这在相对缺雨少水的北方地区来说尤其罕见。其中以本溪水洞景区和望天洞景区最具美学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本溪水洞是世界上最长的水上游览洞穴。已探明的洞穴系统全长3650米,已开发2800米,地下河流水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曲折蜿蜒,有“三峡”、“九湾”,故名“九曲银河”。

被称为“北国第一洞,迷宫世无双”的望天洞,是具有北方岩溶特点的高纬度大型喀斯特溶洞,迷宫式洞道迂回曲折,可谓“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景观奇特。

地质构造

公园内地质构造类型丰富,不整合接触关系、断层、褶皱一应俱全。多年来,这里一直作为地质、冶金院校的地质构造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本溪市素有“煤铁之城”的称号,是以生产钢铁、煤炭、水泥为主导的重工业城市,多年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已发现有用矿产47种,其中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铅、锌、钼、锡等黑色和有色金属,铁矿石以储量大、质量高而闻名中外。

此外,奇特的地质景观在本溪屡见不鲜。桓仁县的地热异常带颇为神奇。已发现的四个异常区内冷热点并存,相距不过百米。冷点终年结冰不化,就是在炎热的夏天也是冰冻三尺;热点常年热,就是三九严寒也是热气腾腾。这一奇观非常罕见,对其地质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在浑江河床和河漫滩上,由于岩性的差异及河水的涡流作用与水中所携带碎屑物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壶穴群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自然风光

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奇特,而且生物资源丰富。本溪市地处温带,森林覆盖率达到72%,野生动物1500余种。漫长的地质历史造就了本溪山、泉、湖、峡谷等优美的自然景观。五女山、铁刹山、关门山、老秃顶等名山风姿绰约、景色秀丽;温泉寺、汤沟等温泉疗效神奇,驰名国内外;桓龙湖、观音阁、关门山等湖泊碧水荡漾、烟波浩淼;南芬、大石湖、大冰沟、卧龙镇等峡谷峭壁嶙峋、静谧幽远。

本溪的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庙后山古人类遗址、五女山高句丽遗址、九顶铁刹山无不浸润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建立国家地质公园

辽宁省本溪市6月30 日举行仪式,庆祝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开园。这意味着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中国唯一一个以行政区划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正式向游客开放。

辽宁省本溪市位于辽宁东部山区,境内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众多,具有多样性、科学性、典型性、珍稀性和可观赏性的特点,仅在地质学界,以本溪地名命名的层型性剖面类型就有14个之多。

2005年9月19日,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本溪市为“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此后的近两年时间内,本溪市按照国家地质公园的要求,先后完成了对公园主碑、景区(点)副碑、地质博物馆等的建设和对景区 (点)地质遗迹的标示,以及对导游的地质知识培训,经国土资源部验收合格后正式向游客开园。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以本溪市岩溶、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和地层接触关系所组成的地质遗迹为主体,结合奇特的自然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于一身,集科考、科教、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于一体。

公园规划面积218.2平方公里,包括本溪水洞、平顶山和五女山3大园区,以及21个景区和30个景点,基本囊括了本溪市所有的地质遗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本溪市副市长张殿纯表示,本溪市通过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将把园区建成地质遗迹的保护基地、地质科研基地、地质知识科普基地,并以此带动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国家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