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山东莱阳白垩纪地质公园

别名
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门票参考
50元
开放时间
09:00~17:00
旅游景区级别
3A
地质公园级别
国家级(2011年第六批)正名
所在地/隶属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吕格庄镇金岗口村

历史沿革

莱阳是“中国恐龙之乡”,白垩纪地层发育齐全,蕴藏有丰富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并拥有诸多古生物之最,在我国乃至世界恐龙、恐龙蛋和翼龙等古生物研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世纪20年代,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谭锡畴在莱阳挖掘到恐龙骨骼、鱼类昆虫和植物化石,莱阳成为国内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方。

50年代,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健在吕格庄镇金岗口村发掘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骨架——棘鼻青岛龙和大量脊椎动物化石。

2008年第三次大发现开始至今,在50米的范围内发现了连续八层化石富集埋藏,从中挖掘出大量的棘鼻青岛龙化石。

2010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汪筱林博士带领科考队在金岗口村进行了两个半月的集中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和十多条切割很深的富含恐龙及恐龙蛋化石的恐龙峡谷。

2010年11月,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授予莱阳市“中国恐龙之乡”称号。

2010年12月,“山东莱阳金岗口恐龙遗迹省级地质公园”正式授牌。

2011年3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莱阳科研科普基地”在莱阳挂牌。

2011年12月,国土资源部批复设立“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2013年7-9月,科考队重点对2号地点东侧的低洼地区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第三化石富集层,在不到200平方米范围内采集鸭嘴龙类骨骼两百多件,修理后组装两大两小4条青岛龙骨架。

内部景观

地质与古生物博物馆

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建筑面积3630平米,博物馆以莱阳白垩盛世为背景,彰显“自然天成”的莱阳特色风貌。博物馆以时间为隐形线索,一层包括走进莱阳白垩纪生物乐园、解读莱阳地质古生物、恐龙之乡、恐龙蛋世界、多功能厅等板块,在其中游客可以追溯莱阳地质变迁,观赏莱阳众多古生物第一以及古生物大事记,在多功能厅可以观看科教片等;二层进入地球演化与生命进化版块,包括地球演化、生命进化、地球生物大灭绝等。

张和国际树化石林

莱阳“张和国际树化石林”坐落于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中,占地面积100亩,是目前世界迁地保存规模最大的树化石林。有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树化石近400株,园内自然风光秀丽,假山瀑布、湖泊农田,搭配园内不同质感的植物营造出一个野趣盎然的自然王国。树化石与周边峡谷相互辉映,显得分外神秘。

恐龙峡谷

莱阳金岗口发掘地点周边的平原上发现的十多条切割很深的恐龙峡谷。同时并存多种地质现象和自然地貌景观,以及多个小型湖泊。 山东省莱阳市金岗口境内分布有相对完整、出露连续的白垩系地层和大量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目前已知在王氏群陆相红层中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埋藏丰富,尤其在莱阳市近郊的金岗口、将军顶和文笔峰塔等地区发现有十几层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层。

遗址1.2馆

目前已经建成1号、2号遗址保护馆,并准备对2号恐龙遗址馆进行装修后对外开放。

公园主碑

2016年9月,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再填新地标——“龙之角”!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主碑是整个地质公园标志性主题雕塑。主碑总高17.1米,其中碑体高15米,碑座高2.1米,占地面积1521平米。碑体以“龙之角”为设计理念,将地质公园典型资源代表棘鼻青岛龙的特征强化,展示其丰富的地学内涵。整体造型巧妙地将典型的白垩纪地层标准剖面、恐龙化石、恐龙蛋、恐龙足迹化石等要素融为一体,最终塑造出“龙之角”形象。

科研价值

公园内地质遗迹保存完好,几乎没有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大都处于自然状态。“恐龙谷”蜿蜒隐藏于一马平川的沃野之中,被专家誉为世界最美的“平原峡谷群”。在该地质公园已经保护开发的42处地质遗迹群(点)中,20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对比意义,31处具有极高的科普价值。

莱阳是中国少数几处“龙蛋共生”的地方,世界罕见(既发现恐龙化石,又发现恐龙蛋化石。一般地化石区域有恐龙化石,则无恐龙蛋化石)。作为我国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翼龙化石的地方,和我国唯一一具完整的棘鼻龙出土地,公园内有完整的白垩纪地层剖面和丰富的化石佐证。截至目前,在莱阳发现和以莱阳命名的恐龙达8属11种,恐龙蛋化石5属11种。陆相白垩系地层记录最完整,白垩纪地层所覆盖的三个地层,莱阳全部都有。三个地层为:莱阳群、青山群、王氏群

形成原因

恐龙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够变成化石。 恐龙在死后如果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恐龙的身体部分地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恐龙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恐龙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 经过漫长岁月各种有机物被钙化就形成了化石。

交通情况

地质公园东临海阳市,西接莱西市,北界栖霞、招远两市,南邻即墨市,东南隅濒黄海丁字湾,靠近省道212交通十分便利,莱阳境内有莱阳火车站(动车)距离地质公园约12公里路程。位于市区的莱阳汽车站,莱阳中心汽车站距离地质公园约15公里路程。

最新消息

2017年6月1日,我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健院士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举行。莱阳作为杨钟健院士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与北京同步举办纪念活动的城市。活动仪式上,宣读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命名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的决定”,这意味着该地质公园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