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半塔保卫战旧址

门票参考
免费
开放时间
08:00~11:30,14:30~18:30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六批(1941年)
所在地/隶属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

建设沿革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3月,新四军二师和淮南行政公署决定在半塔保卫战旧址上修建烈士纪念塔一座。

1958年10月,来安县人民委员会开始续建纪念塔,并以纪念塔为中心,兴建半塔烈士陵园。

1960年,烈士纪念塔竣工。陈毅题词“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1964年,张云逸撰写了《半塔烈士纪念碑记》,同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址重建藕塘烈士陵园。

1982年,建造在位于纪念塔西侧的半塔保卫战旧址纪念馆。

1985年,来安县人民政府在半塔保卫战旧址上,增建一幢337平方米的纪念馆。与1958年建的纪念馆,形成前后两进,中间自然形成院落占地2400平方米。

2009年,建成新四军第二师纪念馆。

建筑格局

半塔保卫战旧址,依山势而建,旧址中间高耸着一座烈士纪念塔,塔西侧是“刘少奇在皖东”纪念馆和“半塔革命纪念馆”,塔的北、东两面是松柏林,塔的南方是混凝土广场,广场右侧是张云逸撰文的“半塔革命烈士纪念碑”,迎着大门是一块长13米、高3.50米的标志壁,大理石底板上镶嵌着方毅手书的“半塔保卫战旧址”七个铜字。大门楼是一座仿古建筑。

文物遗存

半塔烈士陵园

皖东烈士陵园原名半塔烈士陵园,始建于1944年,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由半塔保卫战旧址、革命烈士纪念塔、皖东革命纪念馆、烈士墓群等部分组成,半塔烈士陵园由烈士纪念塔、纪念碑、纪念馆三部分组成。烈士纪念塔塔高10米,为四棱台体。塔顶屹立一尊身背斗笠和大刀、荷枪远视、威武的新四军战士雕像。

旧址题词

半塔保卫战旧址”这七个大字,是由原津浦路东省委书记方毅同志亲笔题写。半塔保卫战是新四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拾阶而上,矗立于塔山之顶的标志性建筑物就是革命烈士纪念塔。新四军军长陈毅亲笔题写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皖东革命纪念馆

皖东革命纪念馆为一座仿古建筑的四合院,馆内分别布有刘少奇在皖东纪念馆、新四军第二师纪念馆、半塔革命纪念馆3个自成体系的纪念馆,“刘少奇在皖东纪念馆”陈列历史照片136张,塑像5尊,陈列实物32件。“新四军第二师纪念馆”陈列历史照片436张,室内浮雕1块,室外浮雕6块,陈列实物27件。“半塔革命纪念馆”陈列历史照片242张,半塔保卫战沙盘1块,室外浮雕8块,陈列实物131件。

文物保护

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来安县政府投资800多万元重修半塔烈士陵园。

2008年,来安县筹资300万元,重修半塔保卫战旧址。

2012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半塔保卫战旧址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立项。

2015年,安徽省对半塔保卫战旧址抗战旧址进行维修。

相关事件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新四军四支队先遣队(八团二营)到达津浦路东。7月,以八团为基础组成新四军五支队,罗炳辉为司令员,郭述申为政委,周骏鸣为副司令员,方毅为主任,赵启民为参谋长。8~9月,五支队领导机关及所属部队先后进入半塔地区,开辟了津浦路东抗日民主根据地。11月底,刘少奇(化名胡服)抵皖东,作出“巩固路西,发展路东”的决策。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15日,来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21日,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趁五支队主力去路西支援四支队自卫反顽作战时,集万余兵力进攻半塔地区。驻守半塔的五支队教导大队奉命固守待援达七昼夜。新四军路西主力击溃国民党桂系军队后回师路东,配合西进的叶飞所部,击退韩德勤部队进攻。从此,皖东抗日局面打开,迅速建立了政权。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

8:00-11:30,2:30-18:30

交通路线

公交:滁天线,来扬线,天合线均可到达。

自驾:距宁连高速,宁洛高速,蚌宁高速皆半小时路程。上海,苏锡常地区,扬州,淮安,南京,蚌埠,合肥均方便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