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鄂军都督府

门票参考
免费
开放时间
09:00~17:30
建议游玩时间
1~3小时
所在地/隶属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号

基本介绍

蛇山南麓的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组红墙红瓦的“山”字形建筑,那就是100年前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权湖北军政府的遗址——鄂军都督府。武汉人称之为“红楼”。“红楼”原为晚清湖北咨议局,不过议员们在这里办公不到一年时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随即在红楼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一举变为革命党人的反清司令部。在主楼会议厅里,可以看到复原的军政府发布的第一份公告,向天下昭告革命主张,号召推翻清政府,落款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

主楼经重新布展,还原了当年湖北军政府里的各种机构,如军令部、军务部、外交部、教育部等。鄂军都督府虽然是一个地区性的革命政府,但在1911年11月20日被各省革命代表共认为代行中央政务的机关。在这里,宋教仁主持起草了《鄂州约法》,约法里首次明确提出“人民一律平等”,这份约法也成为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的蓝本;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前,鄂军都督府作为一个与清政府分庭抗礼的革命政权,取得了争取列强中立的外交胜利,并领导了保卫武昌革命政权的汉口、汉阳保卫战……

在“红楼”里还可以看到一个叫“招纳处”的机构,此处主要是吸收投奔革命的仁人志士。刘经熙的祖父刘家佺就是“首义”爆发后投奔革命的一员。辛亥年秋,同盟会员、时任清军将领刘家佺于由福州到上海的出差途中,在乘坐的外商海轮上得悉武昌起义消息,无比振奋,毅然将清朝的军服帽靴尽投海中,抵达上海后,便立即转乘江轮直赴武昌,脱离清廷投身起义军行列。此时正值“阳夏保卫战”,清廷调集陆、海军的主力,直扑武汉三镇,企图将新生的革命政权绞杀在摇篮之中。抵汉后,刘家佺便直奔武昌军政府,晤见都督黎元洪,任协参谋长,进驻青山至徐家棚之间的“两望”一带阵地,组织炮兵炮击对岸的清军,掩护部队强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