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班前村

所在地/隶属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灯塔乡

基本介绍

班前村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灯塔乡,灯塔乡,藏语意为,德木达。

2019年12月31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班前村以其独特的藏式碉楼风格,“霸占”着班玛县多处旅游景区,可以说在果洛乃至青海省有口皆碑。

在彻底了解藏式碉楼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仔细看看村子的格局,因为碉楼的选址与村子的格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或沿地势平坦的玛柯河畔修建,或依山就势成阶梯状修建,整个建筑群与山水间形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班前村分四个社,各社沿玛柯河两岸自南向北分布,最南部为一社,最北部为四社。一社称“孜什杰”,位于村庄最南部,玛柯河西侧的鲁塞拉姆山下,共40户168人。不得不说,孜什杰是个神奇的地方,因为这里不仅是第七世噶玛巴诞生地和红军桥的所在地,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关于水怪的奇妙传说。“孜什”当地藏语意为水怪名,“杰”取生活幸福之意。

由于地理原因,玛柯河在行进途中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漩涡,当地人称它们为“措”。对于“措”这个字,当地人有两种解释,一是“湖”的意思,如青海湖为“措温布”,还有“纳木措”、“班公措”等等,另外一种就是将水流形成的漩涡也称为“措”。相传,在红军桥南部不远处有一处漩涡叫做“吉额措”,里面有一种名为“孜什”形似乌贼的水怪,常常危及人畜的生命安全,对于水怪的胡作非为,村民也只能望洋兴叹。后来十世噶玛巴将两头犏牛的身体用护甲保护住,再给犏牛背上两个填满羊毛的袋子放入吉额措内,当水怪误将袋子用利齿抓住时,受到惊吓的两头牛便顺势跑上岸边,水怪也就自然地被拖上了岸边,自此,水怪消失,生活在玛柯河岸边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坐落于玛柯河东岸的瓦丹秀姆山上因有水源的存在而形成了三条小沟,从山体流下后与玛柯河汇合,最终汇于大渡河。三条小沟自北向南分别为大沟,小沟和俄沟。整个瓦丹秀姆山被这三条沟壑划分为三块有明显界限的土地,而被划分开的土地也正是二社三社和四社的所在。二社称久欧社,位于俄沟和小沟中间,另外有8户坐落在玛柯河西侧的鲁塞拉姆山下,共23户,142人。三社称郭国,位于小沟和大沟中间,共41户,103人。四社称瓦增达社,位于大沟北侧,共34户,149人。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