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区图书馆--成立于1942年 ,位于济南市章丘区。2016年1月1日搬入章丘区城市文博中心新馆。
章丘区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20884平方米,其中二层8040平方米和三层一部分(约2000平方米)为图书馆使用,其他部分预留。新馆设有基本书库、外借室、采编室、阅览室、少儿借阅室、过刊室、自习室、电子阅览室、视障阅览室、地方文献室、百姓讲堂、国学阅览室、文化体验室、古籍室。新馆现有工作人员24人。
新馆文献总藏18万余册,订购成人报刊500余种,少儿报刊100余种,阅览坐席700余个。由于ILAS系统过于落后,无法与济南市图书馆业务系统联网,为实现图书馆通借通还,新馆采用自动化集群管理系统(interlib)。为了方便读者借阅,馆内设置了专门机房,安装5台服务器、防火墙、核心交换机等设备;外借室安装自助借还机;大厅内设多媒体阅读器(读报机)3台、32平方液晶大屏一处,以方便读者更好的了解新馆情况。
章丘境内的古代藏书楼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明代李开先的"中麓书院"和"万卷藏书楼",及清代主赤诚所建的"有怀楼"和"灌书园"。至民国五年(1916年),县政府在旧章丘城(现绣惠镇驻地)设"通俗图书馆",自此本县始有图书借阅业务。1930年,在旧章丘城教育街设"县立图书馆"和"通俗讲演所"。1931年,在旧城成立"章丘县民众教育馆",设有阅览部。此外还在埠村、临济两地设有阅报处。1939年,日伪军在县城设立"新民教育馆",亦附设阅报所。
1942年至1943年,在县城南、北部分别设"民众教育馆",其中均有图书借阅业务。
1951年,章丘县在埠村(现埠村镇)设"人民文化馆",设图书室,藏书1180册;在章丘城设"人民文化馆",下设图书室,藏书近2千册,报刊18种。1953年8月章丘、章历两县并为章丘县,其两处文化馆合为"章丘县文化馆",馆址在县城驻地章丘城东关路南,设有图书室,房舍3间,藏书近万册。
1964年,县文化馆迁至新县城驻地明水,馆址在山泉路161号,1967年迁至汇泉路73号。馆内设图书组,有阅览室3间,借书室及书库3间。1979年,增设采编室和资料室。1984年9月,在文化馆图书组的基础上成立"章丘县图书馆"。1985年10月,经县政府批准立项建设新馆,馆址在明水桃花山住宅小区山泉路12号。1986年10月,新馆落成,建筑面积1254平方米。1992年9月,章丘县撤县建市,图书馆更名为"章丘市图书馆"。2016年12月,章丘市撤市划区,图书馆更名为“章丘区图书馆”。
2016年1月1日搬入章丘区城市文博中心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