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公交换乘
  • 公交路线
  • 公交站点

高邮湖(环湖自驾游/扬州生态自驾游)

所在地/隶属
江苏高邮、宝应、金湖与安徽天长市之间

基本介绍

高邮湖,古名樊良湖,又名新开湖。属淮河流域,淮河入江水道穿湖,终达长江。跨江苏省高邮市、宝应县、金湖县与安徽省天长市,水域总面积为760.67平方公里(平水面积),仅次于太湖,洪泽湖,为江苏省的第三大湖。一般水位5.55米深。属迹洼地型湖泊,水面宽广,环境优美,物产丰富。高邮湖大闸蟹、高邮湖龙虾是著名的品种之一,鱼虾的产量也很大。高邮湖是天长水路入江通道。在,龟、虾、蟹等水产品丰富,亦以产鸭著名。

景点景观

芦苇迷宫是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的核心部分,属原生态湖泊湿地,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是大世界基尼斯认证为“中国最大原生态水上芦苇迷宫”,其中大小滩涂、河港星罗棋布,鱼虾肥美,拥有多种鸟类、水生植物及湿地植被,来这里不仅能欣赏芦苇摇曳生姿,还能一览原始的湿地风貌。更是被人们誉为“天然氧仓”。

地理环境

高邮湖湖底平坦,湖底高程3.5-4.5米,高邮湖常年水位5-5.5米,蓄水5-6亿立方米,汛期蓄水9.38亿立方米。死水位5米,死库容4.6亿立米,蓄水位5.7米,蓄水面积648平方公里,灌溉库容4.2亿立米,防洪水位9.24米,防洪库容27亿立米,蒸发量890毫米。

湖水呈黄绿色至淡黄色,为重碳酸盐类钙组I型水。据2010年数据,高邮湖pH平均值为8.66,溶解氧平均值为7.3毫克/升,总氮平均值为1.02毫克/升,总磷平均值为0.051毫克/升,CODMn平均值为9.61毫克/升,叶绿素a平均值为10.38毫克/升,透明度平均值为0.69米。

生物资源

高邮湖地处长江、淮河下游内陆水域,浮游植物有9门156属,其中兰藻门29属,占18.6%,隐藻门2属,占1.3%,金藻门5属,占3.2%,黄藻门2属,占1.3%,硅藻门29属,占18.6%,甲藻门4属,占2.6%,裸藻门6属,占3.8%,绿藻门78属,占50%,轮藻门1属,占0.6%。浮游动物有288种,其中原生动物94种,占32.6%,轮虫106种,占36.8%,枝角类50种,占17.4%,桡足类38种,占13.2%。

底栖动物有92种,其中软体动物腹足类15种,占16.3%,斧足类22种,占23.9%,节肢动物的甲壳类14种,占15.2%,水生昆虫16种,占17.4%,环节动物的多毛类3种,占3.3%,寡毛类7种,占7.6%,蛭类3种,占3.3%,其他12种,占13%。

水生植物共29科62种,其中萍科、水蕨科、芡科、菱科、柳叶菜科、唇形科、胡麻科、狸藻科、金鱼科、桔梗科、黑三棱科、茨藻科、科、灯心草科各1种,各占1.6%,槐叶萍科、繖形科、龙胆科、玄参科、泽泻科、天南星科、浮萍科各2种,各占3.2%;小二仙草种、雨久花科各3种,各占4.8%,睡莲科、莲子菜科、菜苤科、禾本科、莎草科各4种,各占6.5%,蓼科8种,占12.9%。

鱼类资源

鱼类计有24科74属109种。作为捕捞对象的主要有鲤科、鳀科、银鱼科、鲶科、鮠科、鳗鲡科、鲻科、鮨科、鳢科、合鳃科、塘鳢科、杜文鱼科等12科,主要有鲤、鲫、青、草、鲢、鳙、鳊、鲂、、红鳍鲌、蒙古红鲌、翘咀红鲌、条、鳡鱼、鰟鮍、大银鱼、太湖短吻银鱼、梅鲚、鲶鱼、黄颡鱼、河鳗、鳜鱼、黑鱼等。另外,还有虾、蟹和贝类。高邮湖在三河闸建闸之前,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捕捞量,1952年占总捕捞量的12%,1953年建闸后,四大家鱼捕捞量逐年减少,到1960年,仅占捕捞量的0.16%,几乎到了绝迹的程度。

水生植物

江苏省湖荡滩地多,水生经济植物资源丰富,可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四大类。主要品种如下:挺水植物有莲藕、芦苇、蒲草等。一般生长在靠近岸边水浅的地方,植株挺立于水中,部分基叶伸出水面。省内淡水水域均有分布,特别是湖泊、河荡地区资源丰富。浮叶植物有菱、芡实、莼菜等,根生在水底,茎比较柔软,叶片浮于水面。菱主要分布在里下河、苏州水网地区;芡实在湖荡、港汊和沤田均有分布;莼菜以太湖东山所产有名。漂浮植物有水葫芦、水浮莲、浮萍等,整株植物飘浮水面,其根不着生于水底,省内河沟和湖荡地区均有分布,资源比较丰富。沉水植物有有苦草、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等,植株生于水中,湖荡地区均有分布,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