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楚秀园

别名
南园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

基本介绍

楚秀园,俗称南园,因其景色秀丽、环境幽雅,且淮安旧时属楚,故名:楚秀园。楚秀园为市级旅游综合性公园,位于市区主干道淮海南路的东侧,其北部与古老的慈云禅寺、文庙毗连,公园占地面积48公顷,198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楚秀园充分利用地形平坦、河溏纵横的特点,取以水为主的布局,冶成北有雷湖,南有南胡,西有西湖,中有里湖的贯通回绕水系和湖中有岛、岛内有湖、岛岛相连的优美格局,并以植物造景、点缀亭台楼榭,成为绿水淮安的一个缩影,是人们游览休憩的好去处。2004年,淮安市政府斥资贰仟余万元对楚秀园进行整体改造。改造后的楚秀园环境更加优美、景点更加引人、特色更加鲜明、设施更加齐全,不仅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景观平台,同时也展现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西入口广场以跃龙桥—尧舜天地—翠竹雕瀑—地刻游龙—景瀑飘绢等主题景观形成鲜明的中轴线,沿轴线是银杏大道,两边为开放性的市民休闲广场。跃龙桥经改造拓宽后实现了人车分流,中间为木地面的人行专用道,两边是行车道,保障了人们在广场活动的安全和舒适;透过跃龙桥,矗立在广场中间的大型雕塑—尧舜天地以高大挺拔的形态夺入人们的眼帘。两根红色的立柱代表尧、舜二帝携手合作,共创天下,中间的水帘有隐寓着大禹治水精神,下部的玻璃锥体象征着他们事业的成果。整个雕塑蕴涵着厚重的楚文化根基,意寓楚文化对中华大地的深远影响;视线撩开,便可遥见翠竹雕瀑,它和楚秀园西大门相结合,巧妙地进行了园内外的过度。三十二米的瀑布墙借用古时乐器—编钟的肌理加以演变,“雕刻”出水的韵律,尽显楚文化的风采。再向东行即为绿意融融的生态广场,广场轴线连接着园内较大的游船码头。疏林草地在广场东侧,面对着湖面展开,在山丘的围合之下,形成优雅的区域景观。环绕里湖水面,水上杉林、湖畔走廊、水上舞台、环春榭等景点各显其彩,充分体现了楚秀园的绿水景观特色。“舟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不知不觉中您的脚步迈过了碧云桥,这里是新建的大脚丫儿童游乐中心。游乐中心集中了大中型游乐设施十余种,有惊险刺激的疯狂老鼠、昂首遨游的金龙滑车、挑战自我的森林氧吧……,感受生活、其乐无穷!环湖而行,上映辉桥,在幽幽荷香中远眺北入口之秀丽景色。北入口广场以楚韵台开启观轴线,楚秀八景地刻顺着轴线将人们引入园内。园内景观经过梳理和建设,在“雷湖八景”传说中的基础上打造出新的楚秀八景:千帆报春、竹影箬虚、雷湖夕照、渔歌断蒲、桃李环春、片月涵川、牧笛斜阳和松楸积雪。八景沿主园路分布在园内各处,点缀着园内的湖面景观,使得整个园区景观特色更加鲜明。与八景相对应的设施有:映帆湾、箬虚亭、夕照廊、渔蒲台、环春榭、月影壁、牧歌园和松楸舍,为游客提供了休憩的场所,同时也展现了楚秀园的文化底蕴。此外,为方便和满足人们游园的需要,楚秀园在园内西入口、北入口、游船码头和儿童游乐中心均设立了游客服务点,为游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历史沿革

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巡按御史王燮“列兵守清河口,训练水师于清江浦之东湖”,后人因王燮字雷臣,而称东湖为雷湖。《淮阴风土记》载有“雷湖八景”:松楸积雪,桃柳环春,别业书声,画船歌板,渔区断浦,牧笛斜阳,片月涵川,千帆报望。1958年政府决定将该地辟为公园,1960年挖浅滩1万多方,并相继育苗栽树。1981年成立公园筹备处。198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楚秀园根据自然特点、功能要求和群众需要分为文娱活动区、游览休息区、动物展区、花卉水产养殖区和公园管理生活区。1998年10月建成的3000平方米的正德广场,是楚秀园的北大门,门楼上苍秀遒劲的“楚秀园”三个大字出自书法家戚庆隆先生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