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阖闾城遗址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七批(春秋)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常州市武进区

地理位置

时代:春秋晚期

发掘单位:无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张敏

2007-2008年,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对阖闾城遗址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考古调查和钻探。调查范围包括东城、西城、阖闾大城、闾江水系、胥山和胥山湾。

钻探发现并确认了春秋晚期的城墙、城内的高台建筑、陆门和水门;阖闾大城长2100米,宽1400米,面积2.94平方公里。发现了宽34米春秋晚期的墙基和水门遗迹。同时采用物探对考古钻探的结果进行叠加验证,对城壕、水门和城内水道情况进行探测和推测。阖闾城遗址的大城、东城、西城和高台建筑的年代均为春秋晚期。阖闾大城的发现,完整地复原了文献中伍子胥造筑的阖闾城。根据阖闾城遗址的等级规模、年代布局和历史文献,初步推断阖闾城遗址为吴王阖闾的都城。

阖闾城北面临太湖的龙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分布着石冢和石城。龙山石城蜿蜒分布,依山势高下而筑,石城两面用大石块垒砌,中部填土,石城宽约1.0米,地面高度0.7-1.0米,龙山石城大约长20公里,“四顾要之处”设有敌台。调查的长度为8公里,龙山石城的年代与阖闾城遗址的年代相同。

遗址规模

古城遗址作东西向,城的形制分东、西两城,长约1300米,宽约 800米。东城较小,整个城址周长约1.5公里,直径约0.5公里。土城墙高出地面2--3米不等,墙基宽约20米。东内城墙、外城墙和南城墙保存较好,西城墙和北城墙已不存在。城外原有护城河,南城墙和西城墙前的护城河比较完整,东护城河和北护城河由于开挖鱼池已难以辨别。城内曾出土新石器时代的夹砂陶、红陶和西周至春秋时期流行的曲折纹、回纹、菱形填线纹等几何形残陶片。

阖闾城内外传说古迹甚多。西城东南部有一土墩,传为兵器库遗址。西城外有练兵场和点将台,城东北胥山传为伍子胥屯兵处。整个城址依山面湖,形势险要,是扼守太湖北部的军事站略要地。丁镛《阖闾城》诗云:“冬冬筑吴城,城高防越兵。”可见此城是春秋晚期吴国的一座军事性城堡。

考古发现

阖闾城遗址考古复查重要的收获是发现并确认了阖闾大城,根据考古调查和钻探,阖闾城的筑城年代晚于春秋中期,早于汉代,大致为春秋晚期,与吴王阖闾的年代相当,即公元前 515年~前496年之间。阖闾城遗址有郭有城,有完整的宫殿群,且阖闾城遗址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亦与历史文献的记载相符,根据考古复查,完整地复原了公元前515年~前496年之间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都城。

阖闾城遗址考古复查的另一重要收获是发现了龙山石城,第一次确认了春秋时期的吴国长城。石城两面用大石块垒砌,中部填土,为“石包土”的建筑形式。龙山石城的年代与阖闾城遗址相同,具备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基本要素,其建筑形制与中山长城相同,可能为年代仅次于楚长城和齐长城的“吴长城”。

2008年9月10日下午举行的“无锡阖闾城遗址专家论证会”上,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代表专家组在无锡宣布,无锡“阖闾城遗址”可初步认定为公元前515年—公元前496年之间春秋时期一代吴王阖闾的都城,并建议把无锡阖闾城申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阖闾城是无锡与常州交界处的一处春秋时代古城遗址,东部为无锡市胡埭镇东城村,西部为常州市雪堰桥镇城中村。从泰伯奔吴到吴越争霸,历时400多年,期间经考古调查或考古发掘的吴国古城有安徽南陵县牯牛岭城、湾沚区鸠兹城、南京高淳固城、溧阳平陵城、丹阳葛城、武进淹城、无锡阖闾城(吴城)、苏州木渎姑苏城,此外还有文献记载但至今尚未发现的镇江朱方城。由于吴国都城王陵没有确认,近十多年来,各地纷纷开展吴文化探源考古研究,专家们对阖闾城的规模、性质都十分关注。

2004年因为无锡胡埭镇当地农民挖沟,南京博物院在农民挖沟的西北角进行过小规模的试掘,出土了马家浜文化、马桥文化和春秋时期的陶片以及青铜镞1件。2007年,无锡市抓住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契机,聘请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敏带队,于当年3月至2008年4月对阖闾城遗址勘探复查,以确认50年来阖闾城遗址的规模和身份。

9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建筑设计院历史建筑研究所和江苏、浙江、上海、河南、湖北、山东等地13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到达无锡,在经过严密的实地考察和资料研究论证后,专家们对无锡阖闾城遗址勘探复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次复查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发现并确认了阖闾大城,完整地复原了阖闾城遗址;复查的另一重要成果是发现并确认了阖闾城遗址周边的龙山石城和胥山湾,完整地复原了阖闾城遗址的防御体系。根据勘探复查的结果,阖闾城遗址有郭有城,有完整的防御体系,符合春秋时期都城的建制,因此可认定阖闾城遗址为公元前515年—公元前496年之间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都城。

专家点评

江苏无锡阖闾城,上世纪50年代曾发现由东、西二小城组成的内城,并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几十年来未再做工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勘探,局部地点还作了试掘。除进一步弄清内城东、西二小城内建筑基址的布局、道路,还发现了已全部掩埋于地下的东西长约2100米、南北宽约1400米、面积约2.94平方公里的外城,在城的东北龙山上还调查发现了一条蜿蜒曲折昀石城。根据考古资料和有关文献记载初步推断,阖闾城遗址应为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所建的都城。这一发现,无疑是吴越考古乃至全国东周考古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