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叶飞故居

所在地/隶属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

基本介绍

叶飞故居位于今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背靠金刚山。金刚山地处安溪、南安、永春交界处,海拔982米,是金淘的第一山。金淘地名是由金刚山与淘溪两个名字的首字合成的。金刚山气势雄伟、景色壮观、空气清新,天晴的时候在金刚山可以遥望金门岛。叶飞故居处在山腰上,相当于整个山体的正中,如在山的胳眼上。故居建于120多年前,1953年后略有修缮,1998年全面修缮;坐南朝北,东西长24米多,南北宽约17米,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故居为一般的土木建筑,建筑布局二进五开间连东护厝,悬山顶,上盖青瓦,穿斗式木结构。故居与闽南普通民居一样,装饰简单,墙裙块石砌筑,土墙白灰粉刷,厅堂和房间用的是普通的木隔扇。没有飞檐翘脊,没有精雕细凿,没有雕梁画栋。故居古朴高雅,在青山翠树的映衬下,显得气势不凡。门前右有南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竖立的“叶飞故居”文物保护碑,左有南安市新四军研究会竖立的《开国上将叶飞》碑文,大门匾额有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的“叶飞同志故居”六字。

叶飞故居前下方有一块巨大的石头,这石头正面看如石龟,侧面看像老虎。巨石上有一株300多年的大榕树,犹如一把大凉伞,撑在虎身上面。叶飞童年常在巨石的榕树下读书。叶飞将军生肖属虎,人们把这巨石称为将军石。

2004年4月,泉州新四军研究会、中共南安市委宣传部、南安新四军研究会及32430部队、32515部队商定共同创办叶飞故居陈列馆。在南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领导亲临指导,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承办布馆工作,叶飞将军子女及生前身边工作人员提供帮助,金淘镇和占石村做了大量具体工作,2005年4月,叶飞故居陈列馆布馆完成。

故居大厅中,有一座闽南花岗石雕刻的叶飞同志半身像。大厅两侧有叶飞与毛泽东、朱德、邓小平、陈毅、叶剑英、李先念、彭真、万里、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工作照。

叶飞故居陈列馆分作六个单元布置,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体现了叶飞一生的大体经历。

第一单元(家乡家族童年),展出叶飞父母、叶飞上过的私塾旧址、甄淘校址等照片;叶飞用过的书篮,睡过的床、用过的桌、椅等;赤卫队队部旧址、农会旧址、红军洞旧址、金淘区委所在地等照片。介绍叶飞出生、成长,童年学习情况及当时所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介绍叶飞的二兄叶启存烈士,1929年4月回乡宣传革命情况;以及介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占石村的革命斗争情况。

第二单元(投身革命),展出1925年叶飞在厦门中山中学所阅读过的进步书刊(叶飞读高中时加人共青团,时年14岁);共青团福建省委机关所在地;1930年厦门劫狱地形图;霍童暴动地点(叶飞作为中共福州市委特派员,率闽东工农自卫队取得“霍童暴动”胜利,次年2月创建闽东红色根据地,随后成立了中国:if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闽东革命活动用的刀、土炮等实物;闽东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闽东独立师成立地点的照片;独立师军旗、油印传单,以及三年游击战争中,闽东独立师战斗过的地方照片、油画、标语,《福建民报刊载闽东特委》“共赴国难”的宣传等(1934—1937年,叶飞历任中共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闽东独立师政委、闽东特委书记)。

第三单元(烽火岁月),展出1937年12月,叶飞往南昌新四军办事处接受任务,途经福州时的留影(闽东独立师编为新四军第六团,叶飞任团长);部分南方游击区负责人在南昌新四军军部合影;第六团战歌、臂章、证件;东进抗日战斗过的地方(叶飞先后任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指挥、纵队司令兼政委、第一旅旅长兼政委、第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苏中区党委书记、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叶飞部队在沙家滨、虹桥机场、黄桥、盐城的战斗图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给新四军的嘉慰;叶飞在华丰接受日军洼田旅团投降。展出自1946年6月起,叶飞率部队参加孟良围、鲁南、莱芜、济南战役以及渡长江、战上海、解放福建的战斗,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的图片。

第四单元(心系海防),展出叶飞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时视察前线部队与部队官兵、民兵英雄的合影,以及任海军司令兼第一政委时视察海军艇队、会见外国海军将领的照片。

第五单元(建设祖国),展出叶飞任福建省委书记、省长时参加农业劳动,下厂视察,看望文艺工作者、劳模等照片;任交通部长、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时视察港口、远洋轮,接待华侨代表、香港特首、外国朋友的照片。

第六单元(余热生辉),展出叶飞从领导岗位退下来(自1993年5月任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首任会长)后,在修改文稿、题字、座谈等场合的照片;叶飞家人的生活照,表现叶飞“生命不止,战斗不息”,对子女要求严格,言传身教,壮心不已,晚霞生辉的情形。

2005年,叶飞故居被列为省侨联、泉州市和南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安市现代军事教育基地,泉州市红色旅游点。

实用信息

2020年,叶飞故里红色生态旅游区自疫情结束之日起至12月31日,将向全国医护、警务工作者免费开放。全国医护工作者和警务工作者凭本人有效证件可享受本人免景区门票。

荣誉及其他

名人简介

叶飞(1914—1994),原名启亨,南安金淘人,出生于菲律宾吕宋岛的一个华侨家庭。5岁时与二哥叶启存回国就学,中学时代受第二次国内大革命的影响,积极接受革命思想。

1928年,叶飞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共党员,担任共青团厦门区委书记、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长、代理团省委书记等职。中央红军北上后,领导闽东苏区军民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1938年1月奉命北上抗日,挺进苏南敌后,东进渡江,保郭村,战黄桥,反扫荡,歼日顽,指挥部队转战大江南北,立下赫赫战功。抗战胜利后,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淮海、豫东等大战役。1949年7月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进军福建,一路势如破竹,解放了除金门、马祖外的福建全境。

新中国成立后,叶飞历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兼第一政委、福建省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长、海军司令员兼第一政委等职。

1955年,叶飞荣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是中共七大、十三大代表、十五大特邀代表,中共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八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著有《征战纪事》、《叶飞回忆录》。叶飞逝世后,骨灰葬于厦门面向台湾的山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