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

别名
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
门票参考
60元
开放时间
8:00~16:30
旅游景区级别
3A
地质公园级别
国家级(2009年第五批)正名
所在地/隶属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所字镇

地质概况

地质背景

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形成和发育是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地质岩性、地表水、地下水和风力作用等多种形成条件综合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地形地貌条件

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地貌景观的形成和发育与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密切相关。在中新生代持续沉降的松嫩盆地的基础上形成的冲积湖积平原,上覆有第四系上更新统含钙质极高的黄土状土等岩性,于此发育的大布苏湖盆(负地形),为泥林地质地貌景观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场所与物质基础。挽近时期几次上升隆起,二级阶地地面被强烈剥蚀切割,又为狼牙坝泥林地质地貌景观的发育提供了形成条件和充分的可能性。

新构造运动条件

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地貌景观的形成和发育与内动力地质作用即挽近期地壳几次隆起、沉降特别是向西北掀斜式上升,并伴随有新的断裂活动,从而形成了大布苏湖盆东西两岸地形特征东西不对称,东岸冲沟极为发育,侵蚀、潜蚀作用强烈,沿二级阶地前缘形成各种泥林地质地貌景观,并沿冲沟切割使晚更新世地质剖面得以出露,古生物化石被暴露。而湖西岸、南岸地形低缓,冲沟不发育,在15千米湖岸线距离仅有10余条冲沟分布,切割深度亦不及东侧。

地质岩性条件

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地貌景观的形成和发育,与构成大布苏湖盆周围地区的黄土状亚砂土及粉细砂地质岩性条件密切相关。主要是由于垂直节理发育的层状黄土状亚砂土及粉细砂的成土母质为第四系现代松散的、软弱的泥质与砂质土,并且黄土状亚砂土的化学成份富含碳酸钙,后期又为强蒸发沉淀盐、碱万分固结,雨季时极易被大气降水溶蚀或潜蚀而形成似岩溶地形地貌。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地质遗迹形成的地质岩性条件。并为盐碱固结的也是泥林景观与云南、四川和甘肃铁、硅质胶结露天土林的区别所在。

地表水、地下水条件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地貌景观的形成和发育,与其周围地区的地下水的赋存和运动条件密切相关。大布苏湖附近地区不仅是松嫩冲积湖积平原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汇集中心,同时也是地下水的汇集中心,是一个多层含水层迭置的承压水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由于挽近时期上升隆起,并伴随着新的新断裂活动,浅层地下水(潜水)被切割出露,甚至第四系承压水也有可能被切割出露,泥林景观所在沟谷,几乎沟沟长年有水,即是潜水所补给,并且也不断的潜蚀、侵蚀和溶蚀着黄土状亚砂土,泥林景观奇特,变化无常,暴雨过后又形成美丽多姿景观,当地人夸大说一天一个样。使泥林形成和发育较多典型华南和陕北黄土潜蚀地形,都为喀斯特地貌更为甚之的景观,如泥林、溶沟、漏斗、落水洞、竖井、肓谷、溶洞、土筒,说明地下水作用对地质遗迹的形成是点有极重要位置的。

风力条件

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区盛行西南风,春季风力强劲,大量的粘土、粉砂和盐碱被风吹向湖岸,夏季被风吹上来的一部分物质被流水带往湖内。这种风力循环过程对湖盆形态和物质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并且泥林地质地貌景观正处于迎风面上,因此风力条件对湖盆的割打与塑造了对土锥、谷坡磨蚀出露成层,构造起伏;以又在开阔谷地内、风速、风向变化,拓宽溶沟底部形成“壁龛”,除说明风力作用,还增添旅游乐趣。是不可忽视的。

气候条件

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地区处于北方半干旱气候环境,雨季降水集中,土层湿润易剥蚀形成长期干旱,强烈蒸发沉淀盐碱,使表层土固结或“碱土”,使地形预以保存,供人参观、研究。

地质特色

泥林,系指土状堆积物经长期侵蚀(或潜蚀),形成柱状,形态各异的似林一样分布的土柱地形。土状堆积物必须具有粘塑性与胶结紧密特点,其顶部胶结紧密完好,对下部岩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其自身垂直节理发育,经暴露冲刷与强烈的地表地下水侵蚀或潜蚀,虽地表被肢解,但还是形成千沟万壑、沟壁陡峻,残留成为一个个孤立的土柱、土峰或土墙。大布苏湖盆东侧(二级阶段地前缘)学字井(中入字井)一带泥林十分发育,分而广泛,南北长约5.5千米,宽0.5—1.0千米,总面积4平方千米,为十分少见的狼牙坝泥林地质地貌景观。

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的泥林,实属地下泥林,在西侧远望地形平缓齐整,进入区内才见支沟密集,土柱林立,形态各异。

“狼牙坝”是当地群众对泥林地质地貌景观形象化的称谓。这是因为泥林所形成土柱,似狼牙,人们站在大布苏湖岸东望,阶地陡坝参差不齐,如裸岩高坝,故称“狼牙坝”。有的学者专家称这种泥林为“黄土喀斯特”或“似喀斯特”、“假喀斯特”。至于岩溶地形,在华南石灰岩区出现的峰丛、峰林、孤峰、溶蚀洼地、落水洞、盲谷、溶洞,在笋、溶沟和石芽等地形,这里都有相应的碱土组成缩微地形成之相应,其形态较列举的更能说明溶蚀、潜蚀成因过程,亦是东北独有一绝。

资源概况

植物资源

截止2009年,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共有51科274种植物,有芦苇、黄颖莎草、苔草、角碱蓬、芨芨草等群落,

动物资源

截止2009年,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共有野生鸟类43科297种。其中丹顶鹤、白鹤、金雕、大鸨等国家一类保护鸟类4种,大天鹅、毛腿、雕等国家二类保护鸟类19种。

化石资源

截止2009年,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出土古脊椎动物化石共6目12科18属19种。有国内罕见的完整的虎头骨化石,鬣狗头骨化石,原始牛、猛犸象、披毛犀等化石。

主要景区

景区

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有泥林沟谷景区、地下幽宫景区和北泉沟化石群景区三大景区。

泥林沟谷景区

泥林沟谷景区内的泥林具有直立性,且质地脆弱,易受侵蚀,主要是因为地下水的侵蚀,使土层遭到破坏,被流水切割出道道伤痕,塬周沟谷不断向塬体内部延伸,呈典型的树枝状。展现出千奇百怪的沟谷地貌景观。在泥林沟谷景区中有:铜钱山、古窑址景观,小黑山景观和仙人桥景观。地下幽宫景区

地下幽宫是指在景区中以人工修铺的栈道,由高向下步入地下景观,使游人在景区中身临其境去触摸泥壁,呼吸那近万年的泥土气息,同时也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人们带来的神秘莫测的奇观,大有幽谷深渊之感。在地下幽宫景区中有益寿泉景观,落水洞景观和相思豆景观。

北泉沟化石群景区

在2000年6月,北泉沟曾出土19种晚更新世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使该地层有可能成为晚更新世标准地层剖面。特别是出土的各类古脊椎动物化石中,除有大量的披毛犀、猛犸象、原始牛等食草动物外,还有虎、鬣狗等食肉动物。这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两万年前的气候变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景观

铜钱山、古窑址景观

在泥林南部的一个小泥包上,有些村民曾发现和拾到过大量的铜钱。当地村民称铜钱山。经专家考证大部分为乾隆、道光年间的随葬品。在铜钱山附近还有古窑址遗址,有古人烧制的泥碗、罐、坛、缸等生活用器。大布苏湖底下还有可烧制泥陶的粘泥。

小黑山景观

小黑山是泥林沟谷景区中一处呈灰褐色的山体状景观,似一座坟墓坐立在泥林之中。

仙人桥景观

仙人桥是泥林沟谷景区中一座天然的“桥”,是由泥林受雨蚀、风蚀中不断潜蚀塌陷所形成。

益寿泉景观

在地下幽宫景区中,自流泉随处可见。民间传:自流泉,天下独,冬御寒,夏消暑,喝一口,明心目,经常饮,百病除。泉水经过有关部门取水检测,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故称益寿泉。

落水洞景观

地下水在土体中移动潜蚀,使土体中出现较大的空间,以致塌陷形成落水洞。泥林中落水洞很常见,但地下幽宫景区中的落水洞最为壮观。

相思豆景观

在幽宫景区中泥壁上挂满了天然野生枸杞和草原白刺,当果实成熟时红豆挂满枝头,形成相思豆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