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丹桂

南靖丹桂

南靖丹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品南靖丹桂,赏土楼奇景”,这是时下在“土楼之乡”南靖县时常可以看到的广告语。最近六年来,南靖县委、县政府从当地得天独厚的种茶条件出发,把茶叶确定为一项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实施海峡两岸(福建南靖)高山茶“336”行动计划,积极从茶树改良、绿色认证、龙头带动、技术更新、形象打造、市场拓展、茶市辐射、名茶精品等12个方面推动茶产业加速发展壮大,“生态茶叶强县”建设迅速从梦想变成了现实: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10万亩,年茶叶产量1.26万吨、创产值7亿元,跻身福建省十大产茶县之一和闽南乌龙茶第二生产大县。2006年,全县茶农户均增收5000元,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25%来自于茶叶。

如今在南靖,茶叶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兴茶富民”政策也成为南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南靖县委-陈忠厚说,近些年,随着农业税、特产税的取消,茶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越来越小,但政府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并没有减小,反而全面加大了;县委、县政府决心一届连着一届干,带领广大茶区群众走出一条发展特色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南靖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种茶条件得天独厚,是闽南乌龙茶传统产地之一。然而,过去在南靖,茶叶并没有被当作一项产业来开发,茶叶种植和制作技术滞后,种茶效益一直较差,茶叶价格总是在5-8元/斤间徘徊。可此时,同样是闽南乌龙茶原产地的安溪县,铁观音茶叶却是当地茶叶价格的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且十分畅销。

2001年,时任南靖县委-的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晓峰,从这种天差地别的强烈市场对比中找到了“商机”。而当时,也正值南靖芦柑价格持续下跌,广大山区农民也正在考虑产业如何转型问题,迫切寻找一条全新的增收之路。好“商机”加之好“时机”,县委、县政府当年果断做出决策,在南靖历史上首次把茶叶确定为一项农业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和壮大。

众所周知,做“好茶”必先要有好茶青。于是,在果断做出扶持发展茶叶产业的决策后,南靖县就首先从调整当地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的茶叶品种结构入手,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导茶农下决心改造老茶园,新种铁观音、丹桂等优质茶叶,大力调整茶叶品种结构。特别是针对全县茶叶优良品种比重低的问题,县农业部门在深入调查、多方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推广丹桂、铁观音等早晚芽名优品种和金萱、翠玉等台湾优质品种的发展重点。

丹桂,是福建省农科院茶科所历经19年从武夷四大名枞之一的肉桂自然杂交的后代中选育的一个高香、优质、高产的乌龙茶新品种。该品种茶叶香气奇高、滋味醇厚、外形翠绿、汤色金黄、而且egcg含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系抗癌物质)是所有茶叶中最高的,其品质可与安溪铁观音相媲美,是闽南乌龙茶中的珍品,而且经试验后证明非常适合在南靖种植。为此,该县提出了“主推丹桂”的口号,打出“喝丹桂、人富贵”的广告,并采用舆论造势、典型示范、苗木补助等办法,大面积推广丹桂茶叶种植。经几年来推广,目前该县丹桂茶叶面积已达3万亩,一举成为该县茶叶的主打品种。

与此同时,一场大刀阔斧的茶叶品种结构调整也在全县各茶叶产区大面积铺开,仅2001-2003年三年间,全县累计更新改造老茶园达2.5万亩,使老茶园重焕生机;全县优良茶叶品种比例也从原来的20%提高到了90%以上,早、中、晚芽品种比例更趋合理,区域茶叶品种结构告别了“单一种植”的历史,出现了“名优荟萃”的喜人局面。

“酒香不怕巷子深,茶香何妨山高远”,茶叶质量是茶产业的“生命线”。以往在南靖,由于茶叶品种大部分是“大路货”,泡出来的茶水黄浊苦涩,被人戏称为“老茶婆”。近年来,该县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下大力气提升茶叶制作技术水平,全力推动全县茶叶品质和档次不断提升。

上一美食:南靖香蕉

下一美食:和溪巴戟天

新鲜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