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手抓面

长泰手抓面

手抓面是闽南独有食谱之一,以其乡土特色而驰名。虽然它鲜少在殿堂宴席上出现,但由于口味独特、方便随意,在乡间亦颇为风行,很受群众喜爱。长泰的手抓面更是别具风味。

先说这称呼。手抓面,顾名思义,即用手抓着吃的面,以面份裹着油榨豆腐干或五香,抓在手掌里进食而得名。看来并不合卫生习惯,有一种“粗人”的味道,但也让人觉得透着一股亲切的平民味。

再说这面,黄澄澄金灿灿油亮亮,又软又韧,盐碱适量,其味温和,在闽南湿热的气候下也不容易变馊。手抓面的地道吃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加上炸豆腐,裹着吃,所以手抓面也叫“豆干面”;一种是加上一条闽南的美食五香,再放上卤肉片、烤肉片之类,加上几许炒得脆脆的青菜或腌渍的凉拌黄瓜、凉拌萝卜等,加醋、砂糖拌成,最好再来点香油或辣椒,卷一卷,放手一抓,捏成纺锤形,蘸点酱,就着各色凉菜,送进嘴里。凉凉的面条,酸酸辣辣的酱,还有一丝丝凉菜,带着油香的肉以及豆腐渣儿,酸、甜、香、麻、辣,一应俱全,滑利爽口,令你齿颊留香,大快朵颐,吃得自在与畅意。在长泰农村还有一种特别的吃法,每逢榨花生油的季节,先洗手,倒上一点儿刚榨出的花生油,揉着面吃,满嘴原始而纯净的面香,就算这样干吃也不会觉得腻,而且越嚼越有味。

长泰的手抓面除了手抓着吃以外,还有其他的吃法。比如卤面,香菇、虾米、三层肉炒出香味,加水烧开,放金盏花,淋打透的鸡蛋,水淀粉勾淀制成卤汤,淋在面上即为卤面。也有不打卤,而以普通的汤代卤,称水面,还有炒着吃,称炒面。在长泰农村,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用这种面和三牲祭祀祖先,有重要的客人来了,亦炒面请客表示热情客气。

如果有机会看师傅手工制面,那简直是艺术享受了。先是点碱,多少比例要合适,因为面的质量取决于碱水的比例,老牌的手抓面厉害就在于点碱的功夫。二是和面,大缸里的面粉转眼间成为粘呼呼的一团,推拉拍击揉转之间变成光溜溜的面团,放到专用的条几上。三是揉面,师傅持一横木,一端插进对面的槽中,中段置面团上,人侧身骑坐横木末端,单腿弹跳,横木随人上下起伏、左移右动,是揉面,也是舞蹈。只有揉透了的面吃起来才会劲道。四是擀片,方法同和面相近,一层太厚了,撒粉,层叠再擀,直至符合要求。五是切面,用刀切成均匀的细条,直径2-3毫米。最后是氽面,面条在沸水锅里氽熟后捞出,盘成巴掌大小,一份一份,晾在竹匾上,手抓面就做成了。

手抓面的可爱之处,除了它是一种诱人的口舌享受外,更在于它是平民的吃食,引车卖浆辈的享受,虽不登大雅之堂,但味美、营养、方便。不必借用任何餐具,抓在手上即可大嚼特嚼;不必正襟危坐,孩子们是边玩边吃,乡下农民一边荷锄扛犁,一边咬着手抓面下田,犹如现今城里的“上班族”,为了赶时间,边咬馒头喝牛奶,边急急行走的情形;更没有主食与零食的区分,肚子饿了随时可以“抓”来享用,况且荤素结合,营养丰富,物美价廉,所以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也可见闽南人潇洒轻松、随意自在的个性。

——摘自《文昌长泰》叶小秋

上一美食:长泰状元蜜桔

下一美食:岩溪晚芦

新鲜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