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烧饼

临海烧饼

    相传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在白水洋上峰岭抗倭时,战斗较紧张,要求当地老百姓准备一些干粮,最好可以串起来,挂在身上,可以边打仗,边吃干粮。后来,军队路过湖头、长潭时,当地的老百姓 就想到张家渡街开有糕饼店,于是,就派人到张家渡联系订货。张家渡糕饼店得知这种情况后,就想办法把原来扁圆形的烧饼,改成 外形有角,中间有一个小洞,这样烤熟后用绳子串起来不会破碎,清代时,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张家渡的烧饼形状也随之改 变,变得像古时的铜钱一样,外圆内方,老百姓称它为“铜钱饼”,寓意为对内要规规矩矩,堂堂正正,对外做生意时要圆通、灵活,要随 机应变。有的称此饼为“肚脐饼”。在此同时,张家渡还生产火烧饼。火烧饼有两种,一种是咸的,饼里包有腋过的切成小碎块的肥 猪肉、大葱;一种是甜的,饼里包有豆沙、白糖。这两种火烧饼都是 在烧饼炉中,用白炭火烤熟的。至于吃起来是否会脆口,关键是 :‘酥,’的分量,“酥”的分量多,烧饼则好吃。“酥”,是由猪油和小麦 粉拌在一起揉成的

解放以前,张家渡街有四五爿烧饼摊,有的还到上海城隍庙开设火烧饼摊,由于这种饼又香又脆,味道好,因此,深受上海顾客的赞赏。( 临海)

上一美食:汛桥食用菌

下一美食:蛋清羊尾

新鲜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