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蓬餣

清明蓬餣

在清明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做清明馃,称之“蓬餣”。是云和人扫墓的祭品,亦是春日里上山下田劳作携带的点心,有的人家要做二、三十斤米,可吃很长一段时间。

蓬餣的主要原料是米粉和野生的蓬草,以及甜、咸两种馅的白糖、芝麻和肉丝、笋丝等。蓬餣看似普通,制作却很烦琐,家庭主妇很早就要开始作准备。正月元宵未过,田野上就可看到采摘蓬草的妇女和儿童的身影。云和城郊蓬草不多,只能积少成多晒干备用。以绵蓬为佳,也有用青蒿、青麻叶代替的,但味道差远了。采摘回来的蓬草,摊在篾团子上,拣去杂草、老杆,洗净、烧煮,放清水里浸一段时间,再反复漂洗、捏干。另外,按比例选用上好的糯米和粳米磨成米粉。先将蓬草加进一些米粉捏成团,放水碓里碓,等蓬草碓细后,再加进全部米粉,碓匀、碓细后成为蓬餣坯,呈浅绿色,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也有放在石臼里槌的,到了七十年代改用磨粉机,既省力又省时,而且蓬餣坯更加柔软细腻。

蓬餣分甜、咸两种,好的甜蓬餣内馅是黑芝麻,经洗净、炒熟、碾细后拌入适量白糖,入口外柔内软,麻香甜糯,余味无穷。也有用豆沙当馅的,自然别有一番风味。而咸蓬餣采用新鲜春笋炒肉丝,有些人家还加入明甫丝等,清香扑鼻,笋嫩爽口,春意融融。

蓬餣坯和馅准备就绪后,接下去就是包蓬餣。看似简单,其实也很有学问。有专业水准老手包的蓬餣,皮薄馅满,形似鸡蛋,大小一致;而新手包的蓬餣,往往皮厚馅少,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甚至皮破馅流。一家包蓬餣,左邻右舍的妇女都会来帮忙,许多老人和小孩也来看热闹。一只篾团子,中间摆放蓬餣坯和馅,大家围着团子四周坐。先将蓬餣坯扯成小团,大小要均匀,将小团揉圆揉实,用食指在中间点个小坑,双手两个大拇指插入小坑,其他手指托住外壳,慢慢地转动捏成酒杯状,尽量捏薄而不能破。然后舀上一勺馅,把四周的坯皮收好捏平,不能有缝隙,万一有了裂缝,就要扯一小块馃坯补平捏匀,不然蒸熟时坯皮开裂,特别是甜蓬餣糖水外流,既影响外观,影响质量,也难以保存。坯皮合拢后,用双手捏实,捏成椭圆球形,从而大功告成。包好的蓬餣放在洗净的箬叶上,也有用山上采摘来的大张树叶子。最后,码到蒸笼里,猛火蒸一、两个小时,要蒸熟蒸透。揭开蒸笼盖,墨野色的蓬餣在迷迈的蒸气中闪着亮光,顿时满屋清香,令人垂涎欲滴。蓬餣包好一部份后,好客的主家都要先放蒸笼里蒸熟招待大家,亦解老人、小孩之馋,无论是帮忙的人,还是来看热闹的人,都可以随便吃。

而今,蓬餣也进入了市场。清明节前,精明的商家就推出各色蓬餣,菜市场也有蓬草、芝麻粉和加工好的蓬餣坯出售,使城里人既省去了许多制作蓬餣的烦琐工序,又能享受包蓬餣的乐趣。(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上一美食:加州李

下一美食:菜头咸

新鲜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