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花馍

咸阳花馍

咸阳花馍

简介

咸阳花馍又称面塑艺术,是咸阳地区一绝,它是关中地区汉族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一个瑰宝,在农村流传至今有千年之余,除了食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同时也是研究咸阳民间历史、民俗、雕塑、美学的重要的实物资料。

特点:

咸阳花馍和人生礼仪紧密相联,有的以物言情寄托着人生的喜怒哀乐,有的礼尚往来,代代传习,积习成俗。很早以前,在咸阳民间四时八节走亲访友,婚嫁迎娶表示祝贺,生儿育女以志贺喜,丧葬致哀都离不开花馍。人们将他们的情谊浓缩于小小的花馍之中。相传农历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农村人几乎家家都要用面粉制作诸如人物、动物、花卉、翎毛、瓜果等花样繁多、技艺精湛的花馍,这些花馍不仅充实了年节气氛,而且增加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千姿百态食文化,悠悠岁月花馍情。咸阳的花馍在向世人描述着关中大地的古老食品文化,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根祖情源。细细品嚼这形色各异的花馍,似乎可以感受到我们祖祖辈辈人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花馍传达着一种浓郁温馨的人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种久而不衰的地域文化信息,显示着其独特的传统文化魅力。

历史文化

相传陕西关中地区汉族民间有个习俗,那就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他喜庆节日,都要捏制面塑以示庆祝。咸阳的花馍,大的气势宏伟,重约10斤,小的精巧玲珑,重约半两几钱,形如豆粒,细若游丝,精致好看,令人叹服。很早以前,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乡村中到处可见互送礼馍的欢快场面,在关中地区的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制作礼模的高手,其中尤以年长的妇女技艺更是高超。这些农妇们捏啥像啥,虎就是虎,猫就是猫,且要求做的各有神气。虽为静物,却有动感,就像活的一样。

做法

花馍的制作工具很简单,白面、剪刀、菜刀、梳子、红枣等物,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进行捏制,那么一个鲜活的面模形象就会脱颖而出。咸阳的花馍大都用精麦发面,它通过用捏、揉、拨、粘等方法,用剪刀、梳子做细部及装饰,蒸熟后上色点彩、然后晾干,做成的花馍表面光亮,不易干裂。常用花馍造型多样,空中飞的,地上生的,水中游的无奇不有,无所不在。

上一美食:淳化荞面饸饹

下一美食:乾县锅盔

新鲜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