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豆腐花

姑苏豆腐花

“豆腐花”是姑苏的风味小吃,是价廉物美的早餐佳品。一九八五年十月,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到故乡苏州会友、参拜家祠时,他点名早餐要吃姑苏的“豆腐花”。用餐中,贝聿铭先生带吃带笑,高兴极了。他为何如此偏爱姑苏“豆腐花”呢?这是因为它太有姑苏地方特色了。

                          

姑苏“豆腐花”乃是一种制作得比炖鸡蛋汁还要鲜嫩的豆制品。这种豆制品,一般都是在高约65公分,直径约50公分的圆木桶中制作。制作时,在桶中注入豆浆点浆成形;然后用一把极扁的铜勺,把那绝嫩绝嫩的豆腐,一片一片地舀入事先准备好的水、盐、酱油混和的汤料锅中。汤料锅用文火煨之,绝嫩的豆腐片在汤料锅中无需片刻即被煨熟,由于炉温恰到好处,因而那煨熟的豆腐片的绝嫩程度不会有丝毫改变。聪明的姑苏小贩,在蓝边敞口白瓷碗中放入榨菜末、虾米、蛋丝、味精、大蒜叶等调味品;连汤连水地将锅中煨熟的豆腐片盛进碗中。最后,那小贩有意在碗中滴入几滴香油。当您端起那热气腾腾的蓝边敞口白瓷碗时,一股股香味扑鼻而来,那一片片洁白如玉的豆腐片象绽开的白玉花瓣,在碗中汤汁里上下浮动,动人极了。此时,您可以尽情地领略“豆腐花”三字的巧妙含义。姑苏“豆腐花”鲜美味雅,入口而化,不论男女老少都喜食之、品之。

                                  

姑苏“豆腐花”旧时一般都由小贩挑着一种名唤“豆腐花担”的担子,串街走巷,沿途叫卖;这种“豆腐花担”的前担,是由台面,汤锅、炉担座和玻璃镶嵌的半六角形的立体调料座等组成。那后担,即是那盛着绝嫩豆腐的圆木桶。姑苏“豆腐花”,小贩叫卖它的吆喝声非常奇特;只有一个“碗”字,那“碗”字在吴语中与“完”字相仿;在叫唤这个“碗”字的时候,小贩们往往拖着长长的,悠扬动听的拖腔:“完(碗)—”。对于苏州人来说,小贩呼唤的这个“碗”字是家喻户晓之事;这是小贩们在招呼吃客将吃完“豆腐花”的碗,及时送回,而对于初次到苏的外地人来说,他们不一顶搞得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

上一美食:梅南水芹

下一美食:苏州茭白

新鲜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