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荫木耳

嘉荫木耳

嘉荫木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嘉荫木耳发展历史:嘉荫县地处小兴安岭腹地,山丰林茂,有着得天独厚种植黑木耳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前,嘉荫黑木耳产品基本为天然野生产品,产量极低,8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为木椴栽培阶段,年产量平均500吨左右。2000年以来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嘉荫县因势利导,将袋栽黑木耳生产作为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大了对袋栽木耳产业的扶持力度,拉动了袋栽黑木耳产业迅猛发展。经过多年发展,嘉荫县黑木耳栽培数量由1998年的5万袋猛增到2015年4654万袋,黑木耳栽培已经成为嘉荫县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全县73个行政村共有近50个村发展黑木耳,其中超100万袋的村有15个,超50万袋的村12个,超30万袋的村6个,并有超10万袋的专业大户33户,形成良好发展态势。黑木耳产业的兴起,也影响和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嘉荫县木耳以肉厚、朵大、色泽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收到国内外的盛誉。2013年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嘉荫县“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先进称号。嘉荫县除2000多户耳农外,另有0.6万农村富余人员和城镇下岗职工从事黑木耳相关产业生产,包括黑木耳经纪人、黑木耳加工企业、食用菌菌需物资商店等。可以说,黑木耳产业已经成为嘉荫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提前奔小康的骨干项目。

地域范围

嘉荫木耳产地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县所辖3镇6乡:乌云镇、朝阳镇、乌拉嘎镇、常胜乡、沪嘉乡、向阳乡、红光乡、青山乡、保兴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29°09′-130°45′,北纬49°25′-48°07′。全县平均海拔230米左右。嘉荫县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以黑龙江为界。西至常胜、沪嘉、青山分别与逊克县、汤旺河林区接壤,南至乌拉嘎、保兴与鹤岗、萝北接壤,区域保护面积150000公顷。年总生产规模1800万袋,63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嘉荫县多为黑钙土、沙壤土,pH值在6.5-7.5左右,土壤肥沃、耕性良好,嘉荫县地势走向西南高、东北低,小兴安岭余脉呈鸡爪状向黑龙江边延申,沟壑纵横、丘陵起伏、漫岗平原相间,西南部守虎山。

(2)水文情况:嘉荫县水资源丰富,除黑龙江流经本县245公里之外,直接流入黑龙江大小河流有26条。以黑龙江水、地下水为主要水源,水质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的一级标准和生活饮用水GB5749的标准。嘉荫县是农业县以种植业为主,没有大型工业污染企业,几乎没有污染,因此,水资源保持良好。

(3)气候情况:嘉荫县地处北温带季风大陆气候区,由于地势和地形的变化,使嘉荫县气候差异很大,致可分为二个小气候区。一是位于小兴岭北坡的青山乡、沪嘉乡西南部、常胜乡西部、乌啦嘎镇大部、红光乡西部、保兴乡西南部属山地小气候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多雨。积温10≥1600℃左右,无霜期90天左右、降雨量530毫米左右。二是常胜乡东北部、乌云镇、向阳乡、红光乡东部、朝阳镇、保兴乡东部地区。冬季,西伯利亚寒流长驱直入,风大、严寒、干燥。无霜期120左右、降雨量650毫米左右。全县平均无霜期115天、年降雨量588毫米,年日照时数2377小时。

(4)人文历史情况:嘉荫县农业发展的历史很短,解放前,木耳产品基本为采集产品,产量极低。解放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副业也慢慢发展起来,嘉荫木耳由过去的野外生长转入了人工栽培。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出耳场地要求周围环境清洁,光线适宜,通风良好,保温保湿性能好。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应符合NY5010-2002的要求。

(2)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强的菌种。

(3)生产过程管理:

a、培养基配制

原料的选择:木屑选用柞、杨、柳等阔叶木屑为主;新鲜的经认证的绿

色食品的副产品,如麦麸、米糠、玉米粉等可作为栽培黑木耳的主要补充营养;添加的钙离子可用石膏或碳酸钙。培养基配方:一是木屑79%,麦麸(或米糠)20%,石膏1%;二是木屑49%,玉米芯30%,麦麸(或米糠)20%,石膏1%。培养基配制:将干料按比例混匀后,用水调至含水量达60%-65%。

b、装袋、灭菌

菌袋规格:选用170mm×330mm折角标准聚丙烯菌袋或聚乙烯菌袋,装料高16cm-18cm,料重1.0kg±0.05kg,灭菌方式采用常压灭菌8h以上或高压灭菌1.5h以上。接种、培养:按常规无菌操作方法进行接种,培养温度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通风良好,遮光培养。

c、出耳管理

菌丝长满菌袋后,再继续培养10d-15d,使菌丝充分吃料,积聚营养后,即可选择场地,进行出耳管理。

菌袋处理和摆放:菌袋经0.1%1溶液擦洗消毒后,用消毒的刀片割口9处-12处,即可摆袋(或挂袋)出耳。出耳管理:出耳期间应以增湿保湿为主,协调温、气、湿诸因素,整个出耳阶段,空气相对湿度都应保持在80%以上;出耳阶段温度以22℃-24℃为宜,过高过低都将影响耳片生长,降低产品质量和产量;出耳场地应加强通风换气,有利于出耳和耳片生长,也是防止杂菌的一种有效措施;增加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能加强耳片蒸腾作用,促进新陈代谢,使耳片肥厚、色泽变黑,提高品质。光照强度以400lux-1000lux为宜。

(4)产品收获:采收标准:耳色转浅,耳片舒展变软,耳根由粗变细,耳柄收缩,腹面略见白色孢子时,即可采收。采收方法:压住根部,用手轻轻将子实体拧下,少留耳基,避免残根腐烂引起杂菌感染和害虫为害。

(5)生产记录:生产中详细记录操作过程和管理措施,全面记载,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嘉荫木耳耳片胶质,富弹性、半透明,耳片背面略呈灰色,水发性好,朵大而适度,耳瓣舒展少卷曲。

(2)内在品质指标:黑木耳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碳水化合物、磷、铁、胡箩卜素、微生素、微生素B1,此外含有大量纤维、钾、镁和钠等。黑木耳的蛋白质含量和肉类相当,维生素B2含量是一般米、面和大白菜以及肉类的4-10倍,钙含量是一般肉类的30-70倍。

(3)安全要求:嘉荫木耳严格按照《无公害食用菌》NY5095-2006进行操作,产地环境条件要求要符合NY5010-2002的要求,木耳生产使用的原料要符合NY/T393、NY/T394的要求,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嘉荫木耳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2)贮藏:晾晒成干品后包装贮存,应在避光、阴凉、清洁、干燥、无异味处贮存,注意防霉、防虫、防鼠。

上一美食:伊春红松籽

下一美食:伊春黑木耳

新鲜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