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野地西瓜

下野地西瓜

下野地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

下野地产的西瓜俗称下野地西瓜,个大皮薄、汁多、味甜闻名全国。但很少有人知道,下野地西瓜的发源地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一三四团场、主产地也是一三四团场。

下野地一三四团气候干旱少雨,年均气温7度,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2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63天,光热资源丰富,宜于农作物生长,尤其适宜西瓜种植和生长。

1984年,下野地一三四团场采用地膜种植西瓜,品种有红优2号,提升了成熟期,第二年,一三四团十一连瓜农采用双膜覆盖,提高地温,当年种植1公顷,亩产7吨。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乌鲁木齐举行赛瓜会,一三四团场十一连选出10个红优2号西瓜参赛,每个瓜平均重25公斤,含糖量12-13度,比赛结果是一三四团西瓜获得第二名,西瓜远销北京、上海、广州、东北、四川等地。由此,下野地西瓜声名远播。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团场地处北温带干旱地区,属欧亚大陆腹地,主要以灰漠土为主,分布于较高平坦地形,草甸土分布于洼槽古河道地形,北部沙丘地貌为风沙土,少量为青干土。 2、水文情况:以地表水灌溉为主,源于玛纳斯河水系、巴音沟河、安集海一库、二库,由南向北经上游流入。 3、气候情况:平均日较差12-18℃,年≥10℃的活动积温3625℃,年均日照时数2828小时,作物生育期日照时数2036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72%,平均无霜期162天。年降雨136.9mm,蒸降比13.5:l,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特别适宜西瓜及其它特色作物的生长。

地域范围

第八师一三四团地处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西南部,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天山北坡经济带中段的沙湾县境内。团场东西长35km,南北宽43km,面积47741公顷。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分布有东西走向沙丘。地理坐标在东经:85°18′46″--85°30′37″,北纬:44°37′55″--44°48′29″,地域保护范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三四团26个连队(1连、3连、4连、5连、6连、8连、9连、10连、11连、12连、13连、14连、16连、17连、18连、19连、21连、22连、23连、24连、25连、26连、27连、29连、30连、良繁连),登记保护西瓜种植面积670公顷,年产量8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个大有光泽、皮薄、汁多脆甜,椭圆型,碧绿色外皮,外皮布满墨绿色条纹,手感细腻光滑,重8-10kg。 (2)内在品质指标:瓜瓤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维生素C≥6mg/100g,果皮厚≤1.3cm。 (3)安全要求: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安全规定。

上一美食:新疆兵团四十八团红枣

下一美食:红寺堡葡萄

新鲜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