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式细点

南式细点

南式细点

简介

南式细点是山西省运城市的一道汉族传统名点,由中国南方引入已有400余年历史,经长期发展演变,成为运城的独特产品。细点区别于山西其它糕点的突出之处就在于“细”:加工精细、成品细腻。在工艺上,也分得较细。

南式细点花样繁多,口味各异,外形美观,层次分明,具有酥、松、甜、香等特点。南式细点也成为山西八大名点之一。

历史文化

相传,清朝中期,有个叫吴耕云的人在运城做候补道台,但因当时现任道台一直未离任,因此他无法上任,官不能做,又没有俸禄,迫于生计,便从家乡苏州请来几位糕点技师,合资租用运城潞家祠堂,开了个铺子,店名“长春载”,专做南方细点,自产自销。

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在“长春载”制作南方细点的糕点师吕楚清(临猗吕家源头人)辞去“长春载”职务,联合临猗高家庄王郁文出资,在现运城解放路西侧开设了“福同惠”杂货店。“福同惠”店的本意是本店的东家、掌柜和工人有福(利)同享。王郁文为股东,吕楚清为掌柜,他们勇于创新,善于经营,并吸取南方点心的优点,结合当地口味,不断改进工艺,创制出具有独特风味的细点,远销华北各省市及东北等地区。南式细点也成为山西八大名点之一。

做法

一、浆水活:面皮:面粉14千克大油2.8千克温水7.5千克

油酥:搓酥面粉14千克大油6.3千克

硬馅:绵白糖5千克桂花0.2千克蜂蜜6.4千克熟面5千克青红丝0.8千克冰糖0.8千克卫生油1.6千克

软馅:棉白糖8千克桂花0.2千克蜂蜜0.2千克大油1千克澄沙13千克

饼上浆:白砂糖14千克蜂蜜2千克熟面4千克绵白糖7千克

炸制用油4.5千克

二、油酥活:皮料:面粉16千克大油3.2千克温水8.5千克

制酥:面粉16千克大油8千克

制软馅:澄沙27千克熟面3千克

内包加沙:绵白糖19千克大油2.7千克桂花0.1千克蜂蜜1千克炸油(卫生油)9千克

三、澄沙:红豆或小豆70千克白砂糖100千克卫生油35千克水140千克碱面0.5千克

1.500克皮面将250克酥包好后,擀成7毫米厚的片,手搓成圆长条形,3厘米粗,切成小段,约1厘米厚,成为皮酥小剂。

2.将皮酥小剂载起拍扁,取澄沙60%,亦拍成片再夹砂糖40%,加入中间包好,成为半成品。

3.然后入油锅炸(油温应保持在100~120℃之间),炸熟后捞出、放冷,即为成品。

4.浆水活与油酥活的差异之处在包馅心上。浆水活是使用大包酥,每500克皮面用油酥250克,包好后,搓成约1.5厘米粗的长条,切成长约3厘米的小段。包上馅心,即成半成品生坯。

生坯油炸后,放于铁箅上,浇注由砂糖、蜂蜜、温水化成的浆汁。

上一美食:羊杂烂

下一美食:临猗酱玉瓜

新鲜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