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湖蒙古族服饰

博湖蒙古族服饰

博湖蒙古族服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族服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甘肃、青海、云南等省、自治区的蒙古族聚居区域。

蒙古族服饰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在元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奢华艳丽、气势恢弘、华贵考究的服饰。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蒙古族各部落有了独立的发展空间,蒙古族服饰的类型和种类不断增多,形成了各部落服饰的不同特色并延续至今。

蒙古族各部落服饰均有男女老幼、已婚未婚、四季服饰、礼仪服饰、日常服饰等区别。主要包括袍子(单袍、夹袍、棉袍、吊面皮袍、白茬皮袍、熏皮皮袍)、坎肩(敖吉、敖吉木格)、靴子(毡靴、香牛皮靴、马海)、头饰及配饰(火、褡裢、香荷包)等部分。

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严酷寒冷的高原气候,加之以游牧为特征的生活方式,马上活动时间较长,其服饰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骑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服饰,因而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长袍多为皮、毛、棉、绸面料制成,依季节而定,袍身肥大、袖长,下摆均不开衩。蒙古袍的领口、袖口、衣边常用锦缎花边镶饰,袍色因男女长幼而异。多喜爱红、白、蓝、黄、绿色,色彩搭配或对比强烈、鲜明热烈,或淡雅协调、含蓄婉约。腰带很长,男子腰带上多挂刀子、火、鼻烟盒等饰物。妇女头饰多用珠宝和金银玉器制成,琳琅璀璨、富丽堂皇。从服装款式上看,蒙古族服饰褒衣博带,雍容华贵、典雅端庄,既能体现蒙古族女性的曲线美,又能体现牧人的勇武剽悍、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其中,宗教服饰和蒙古族摔跤服也有各自的特色和用途。

蒙古族服饰集裁剪缝纫、贵金属加工、饰品制作于一体,是蒙古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中凝聚着蒙古族人民的智慧,显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历史学、民族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上一美食:新疆拌面

下一美食:万福辣椒

新鲜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