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湖西瓜

马家湖西瓜

马家湖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范围

马家湖西瓜产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的马家湖村、李桥村、韩桥村、高闸村、周闸村,金积镇的马桥村、油粮桥村和田桥村,共2个乡镇的8个行政区划村,地处吴忠市利通区南部。吴忠市利通区位于宁夏中北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06°05′-106°22′,北纬37°-38°08′。距宁夏首府银川市59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无高山,平均海拨1125米。总生产面积1330公顷,年总产量6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吴忠马家湖地区土壤类型主要为灌淤土,土层深厚,一般在1米以上,质地多为轻壤和中壤土,土壤熟化程度高,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3-1.5%,土壤肥沃,盐渍化轻,理化性状较好,有利于马家湖西瓜的生长发育,且采用“二膜一苫”弓棚栽培技术,可提高地温,有利于马家湖西瓜早熟。

(2)水文情况:黄河水为利通区主要的农田灌溉水源,境内主要有秦渠、汉渠、马莲渠、东干渠、民生渠五大干渠,30条配套支渠纵横分布贯穿全区,每年从黄河引水4.8亿立方米,每年地表流径336.68万立方米,水质较好,没有人为及工业污染,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吴忠马家湖地区地

势平坦,采用黄河水自流灌溉,且灌溉便利,水量充沛,能满足马家湖西瓜苗期、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保证了果实的品质。水分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马家湖西瓜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NY5110-2002规定的“灌溉水质量要求”。

(3)气候情况:吴忠马家湖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在260.7毫米,年蒸发量在2018毫米,平均气温9.4摄氏度,年日照时数为2884.7-3130.2小时,日照百分率63-69%,平均有效积温3285℃,昼夜温差13℃,无霜期171天,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雨雪稀少,是全国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具有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特点。有利于马家湖西瓜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尤其是结果期白天温度高达28-35℃,昼夜温差高达13℃,较低的夜温有利于马家湖西瓜同化产物的运输和降低呼吸对养分的消耗,提高果实含糖量,形成马家湖西瓜的独特风味;冬季严寒漫长,有利于杀死土壤中的各种土传性病菌和越冬虫卵,基本不使用化学农药,确保了马家湖西瓜的品质。

(4)人文历史情况: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的实施和吴忠市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小弓棚西瓜的生产已成为吴忠市区蔬菜产业中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农民的致富产业。目前,技术人员根据马家湖西瓜产地的独特自然生产条件,在传统的西瓜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引进了小弓棚生产技术,并以无公害生产为标准,采取“二膜一沾”、育苗移栽等技术,形成了排开种植,分批上市的生产格局,并以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市场,形成了“马家湖西瓜”这一品牌。于2004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马家湖西瓜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须符合NY5010-2001的规定。地块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壤土,且与瓜类作物不连作的地块。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用经审定推广的抗病虫、易座瓜、耐储运、品质好的中早熟品种,如金城一号等。

(3)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过程执行《无公害蔬菜西瓜生产技术规程》DB640300/T005-2005标准。

(4)产品收获、产后处理的规定:西瓜是以成熟的果实供鲜食,马家湖西瓜通常自受粉后35天左右成熟,即可采栽上市。

(5)生产记录:马家湖西瓜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要求生产者准确、详实的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尤其,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间隔期等做好认真记录、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高圆型,浅绿底色布深绿条带,外形美观,单瓜重3.5公斤以上,商品率高。包括形状、大小、色彩等外在性指标。

(2)内在品质指标:果肉鲜红,质地酥脆,果汁多,风味爽,含糖11%左右。

(3)安全要求:马家湖西瓜执行《无公害食品西瓜》NY5109-2002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马家湖西瓜的包装、运输、贮存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西瓜》NY5109-2002标准。

上一美食:扁担沟苹果

下一美食:金银滩李子

新鲜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