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是几本,中国农业大学是985吗

来源:动车查   更新时间:-0001-11-30 00:00

作为我国农林业大起源地,中国农业大学。1905年开办学堂到现在已有百年历史,经过风雨的洗礼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农业大学。作为高等学院之一的中国农业大学是几本呢?相信很多学子们都想知道,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农业大学是几本。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4年和1984年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

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60年10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经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5月4日,领导人视察中国农业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1170余位专职教师,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教授(含研究员)403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64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专家13人,“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11人。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国际著名农学家NomanBorlaug在内的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我校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重视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4488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355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065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05余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262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139人。成人教育学生及网络教育学生35093名。

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2门,在发布的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农业大学共有15个学科参评,10个学科排在前5位,13个学科排在前10位,其中,农业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6个学科均排在第1位。学校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截至2007年6月,学院共有在岗教师225人。其中专任教师201人,教授77人、副教授88人,讲师36人,35岁以下教师3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占83.7%。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跨世纪、新世纪人才1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这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脱颖而出,正日渐成长为在国内外同类学科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者群体。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十五”期间,学院承担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400余项,科研经费达18224万元。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等五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303篇。授权专利19项,育成新品种24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亿亩。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省部级二等奖7项。成果转让金额超过1000万元。目前,学院承担各类课题200余项。2006年科研经费达7000万元,获得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发表SCI论文153篇。

随着本科专业的拓展,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本科招生规模稳步增长,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在该校名列前茅,学生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学院现设有植物科学、动物学与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4个系和1个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学院拥有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及基础兽医学(与动物医学院共建)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设有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利用重点实验室。生物学院也是我校“211工程”及“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部分科研设施已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

近年来,学院先后主持“973项目”6项,承担“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近200项,年到位科研经费近4000万。建院以来共获国家级奖励8项,省部级奖励30项,其中陈文新院士等完成的“中国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多样性、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李宁教授等完成的“猪高产仔数FSHβ基因的发现及其应用研究”2003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学院还在Cell,Nature,PNAS和PlantCell等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研究论文。

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农业科技革命,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势在必行。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契机,凝练方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加强队伍建设,继续引领优势学科,提升相关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国农业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结束语】中国农业大学校徽的色彩是植物的绿色,体现农业特点,象征生机勃勃蓄势待发。盾形代表坚固、稳重和持久。锹和犁的形态体现培养人才的治学理念。且从整体上表现“顶天立地”,上部象征进取和开放,下部表现面向社会的办学主旨。

相关推荐 Related recommendations
江苏著名的六大机场 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有什么不同 区别有哪些 2024国际贸易专业就业方向 未来发展怎么样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什么 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4国际政治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可以从事什么工作 汉语国际教育和对外汉语有什么不同 区别有哪些 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贸易经济有什么不同 区别有哪些 国际金融主要学什么 就业方向有哪些 2024国际商务专业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怎么样 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有什么不同 区别有哪些 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贸易经济‍有什么不同 区别有哪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什么 主修课程有哪些 国际商务主要学什么 就业方向有哪些 全球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研方向 汉语国际教育就业方向及前景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方向 能从事哪些工作 国际商务专业学什么 好不好就业 张雪峰谈国际经济与贸易 就业前景怎么样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什么大类 有哪些课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什么 就业前景怎么样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方向 发展前景怎么样 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 未来发展好吗 国际商务专业就业方向是什么 就业前景好吗 2024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就业优势有哪些 国际经济与贸易算冷门吗 毕业后好就业吗 国际商务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找哪些工作 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后悔死了 原因是什么 国际商务专业学什么 就业前景怎么样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方向 2024找什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