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板栗

东源板栗

东源板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东源板栗是东源传统的特色农产品,其栽培历史悠久并享誉省内外。而东源又是广东板栗的生产大县,全县板栗已挂果面积14万亩。

东源板栗成熟期于9月中旬,一级果平均每公斤70粒左右,果大质优,色泽油亮,堪称栗中之极品。在全国第四届名特优果品展销会上被评为“中华名果”,同时又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甜而不腻,既可代粮也可作膳,生熟食皆宜,是养胃健肾、强筋壮骨的营养佳果。

一.产品介绍

东源板栗果实皮呈红褐色或黑褐色、油亮,涩皮薄易剥离,果仁饱满、浅黄色,味香甜、肉质糯性,生食、炒食皆宜。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独特的地形地貌情况:东源板栗产区以低山、丘陵以及盆地为主,海拔500以下的区域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为东源板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条件。 (2) 气候特征:东源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高,湿度大,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0.7℃,年均相对湿度77%,无霜期335~345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昼夜温差较大,春夏两季湿热同步,秋冬季节光温互补,为喜光喜温东源板栗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质的自然气候环境。 (3) 土壤特征;东源板栗种植区土壤微酸性(pH值5.4~6.7),有机质含量≥2%,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活土层在60厘米以上,非常适宜东源板栗生长发育以及特殊品质的形成。

地域范围

东源板栗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地域保护范围:覆盖东源县下辖的船塘镇、灯塔镇、骆湖镇、顺天镇、仙塘镇、上莞镇、曾田镇、柳城镇、义合镇、蓝口镇、黄田镇、叶潭镇、黄村镇、康禾镇、锡场镇、新港镇、双江镇、涧头镇、半江镇、新回龙镇、漳溪畲族乡共计21个乡镇,258个行政村、26个社区居委会。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9′~115°22′、北纬23°22′~24°15′,现板栗种植面积约1.47万公顷,年产量约1.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记产品特有的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规定,主要包括: (1)外在感官特征:东源板栗果实皮呈红褐色或黑褐色、油亮,涩皮薄易剥离,果仁饱满、浅黄色,味香甜、肉质糯性,生食、炒食皆宜。 (2)内在品质指标:东源板栗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果品,鲜果:脂肪含量≤1.2%,总糖含量≤12.5 g/100g,淀粉含量≤37.0 g/100g;炒栗:脂肪含量≤1.4%,总糖含量≤11.5 g/100g,淀粉含量≤40.0 g/100g。 (3) 安全要求:东源板栗产品质量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上一特产:鸡骨草

下一特产:客家地瓜包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