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猕猴桃

都江堰猕猴桃

都江堰猕猴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都江堰猕猴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都江堰猕猴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猕猴桃又名羊桃、藤型,俗称“茅梨“、“奇异果“、果实富含维C、味甜酸,有香味,被誉为“果中之王“。都江堰市八十年代初由新西兰引入“海沃特“猕猴桃,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沃特“商品基地。

一.产品介绍

1200年前,青城道家以猕猴桃为主要原料,配以青城山特有矿泉水,采用道家传统方略精制酿造出“洞天乳酒”,集独特的风味和道家养生文化于一身,成为“青城四绝”之首,诗圣杜甫赋诗颂扬:山瓶乳酒下青城,气味浓香幸见分。 1981年,都江堰市在中国率先引种海沃特猕猴桃,成为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猕猴桃的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市猕猴桃种植面积由当初试种的20亩发展到2016年的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海沃特近6万亩、红阳4万余亩。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独特的地形条件:都江堰猕猴桃种植区域地处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根据猕猴桃的根系特点,积水对猕猴桃的影响很大,猕猴桃果树有怕涝、怕高温、怕干旱的特性。故猕猴桃种植区域需有良好的排水系统。而都江堰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地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冲积扇一级阶地,有着独一无二阶梯分布的丘陵地形,恰巧能为都江堰猕猴桃的生长过程中的排水问题提供独特的地形条件。另外,受都江堰独特的地形条件影响,在平坝区和浅丘区形成了以‘红阳’为主的红肉猕猴桃产业示范带,在中高山区则形成了以‘海沃德’为主的绿肉猕猴桃产业示范带。 2.2独特的气候条件:都江堰猕猴桃种植地气候类型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2℃,年降水量1243毫米,年日照时数1045小时,空气湿度85%以上,无霜期269天,常年无灾害性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猕猴桃耐阴、怕晒,适合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阴凉湿润的环境也会使得猕猴桃果实中维生素C、氨基酸等含量更为丰富。而受都江堰生态自然保护区和野生资源保护区的影响,都江堰独特的生态环境保存良好,不仅造就了都江堰猕猴桃独特的自然风味,也保证了都江堰猕猴桃果实的生态、安全品质。 2.3独特的土壤环境:都江堰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呈弱酸性,pH值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充足,土壤深厚肥沃,透气性好。产地高低海拔差异明显,气候垂直差异较大,生物多样性丰富,使得产地土壤肥力保存较好。都江堰弱酸性且富有机质的沙壤土特性,为都江堰猕猴桃产量和上乘品质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2.4独特的水文条件: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国际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岷江干流上,历史悠久,以雪融水和高山森林涵养水为主。而都江堰猕猴桃产区依托于都江堰水利工程作为灌溉水源,水质好,无污染,为都江堰猕猴桃的生产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条件。

地域范围

都江堰猕猴桃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范围为:都江堰市的灌口街道、幸福街道、奎光塔街道、玉堂街道、蒲阳街道、聚源镇、天马镇、石羊镇、青城山镇、龙池镇共10个乡镇(街道),230个村(社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25′42″~103°47′00″,北纬30°44′54″~31°22′09″之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独特的外在感官品质特征:都江堰猕猴桃果实圆柱形或短圆柱形,平均单果重70-135g,果形端正,肉质细嫩化渣、汁多,酸甜适度,风味浓郁。红肉品种(红阳)果皮绿色或绿褐色,无毛,果肉横截面呈放射状红色,中部果肉呈黄绿色或绿色;绿肉品种(海沃德)果皮褐色或绿褐色,被硬褐色绒毛,不易脱落,果肉绿色。 4.2内在品质指标: 红阳可溶性固形物≥15%、总糖≥8.5%、总酸≤1.3%,维生素C≥70㎎/100g; 海沃德可溶性固形物≥11%、总糖≥6.0%、总酸≤1.5%,维生素C≥50㎎/100g。 4.3质量安全要求:都江堰猕猴桃生产符合国家最新相关标准。

上一特产:火腿鸡丝卷

下一特产:洞天乳酒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