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沙小刀

英吉沙小刀

因产地在英吉沙县而得名,是喀什地区的传统名牌手工艺品之一,约有400多年的历史。它选料精良、做工考究,造型美观,纹视秀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英吉沙小刀目前已发展到16个品种30多具花色。主要有维吾尔族喜爱的凤尾式、百灵鸟式、黄鹂式、哈萨克喜爱的红嘴山鸦式、汉族喜爱的龙泉剑式、蒙古族喜爱的兽角式等。英吉沙小刀即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品,又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工艺品。

英吉沙小刀是以原产地英吉沙县而命名的。英吉沙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传统手工业相当发达,向以生产铁器、土陶、制靴、织花、织布而著称。生产这种工艺佩刀的历史约有300年左右。相传,在英吉沙城南小镇卡尔窝西,有一个毕生锻制小刀名叫买买提的艺匠,他制作的一种雕刻有直、方、圆、齿、三角形的图案、并涂有红、绿等颜色的木柄小刀,特别的锋利、美观。农家遂纷纷盘炉仿制,从而世代相传。随后艺匠们各出心裁,制作各种造型的小刀,并在刀柄上用黄铜、白银、玉料、骨石等镶嵌,并刻上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他们相互竞争,促进了小刀质量的提高。于是英吉沙小刀的名声越来越大,制刀技艺迅速传人和田、莎车、喀什和庠车等地。你若走到这些地方,可以看到各种专营刀具的商店和民族用品商店都出售英吉沙小刀,琳琅满柜,使你为之眼花缭乱。

新疆特产怎样识别名牌英吉沙小刀呢?一是要看小刀的做工是否精细。凡名牌小刀,一般选用优质弹簧钢板锻打成型,制成粗坯和细坯之后,用各种粗、细、扁、圆的锉刀锉平磨光,然后再行淬火。淬火是艺匠们世袭相传的诀窍技术,一般都互相保密,绝少外传。经老师傅淬火处理过的英吉沙小刀,钢口锋利非凡,用它来削刮铁条,只见铁屑迎刃而起,而刀锋却未见崩口和卷刃。如果你用手指 弹动刀体,马上贴耳,可以听到它那清脆悦耳的音响,延续达半分钟之久。其二,要看小刀的造型。英吉沙小刀的传统造型,为人们所公认者有弯式、直式、箭式、鸽式等12个品种,30多个花色。其中又以民族欣赏习惯的不同,分制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汉、藏等不同形式。每个花色大约都有大、中、小三个不同规格。维吾尔族人所喜爱的是一种刀体上尖后倾、刀柄下端前倾而呈S形的弯刀,它通常被认为是英吉沙小刀的典型。其三,要看小刀的装饰型刀柄。所有不同造型的小刀的刀柄,均使用各种铜、银、玉、骨、宝石等拼花铆钉,组合成各种晶莹俏丽、两侧对称的图案。最珍贵的当然要算用纯银和宝石镶嵌装饰的刀柄了。现今,刀匠们还普遍使用艳丽的彩色有机玻璃和塑料薄板来装饰刀柄,这又给英吉沙小刀增添了一种低廉而又时髦的衣冠。其四,要看牌子的模戳标记,如月形、葫芦形、巴旦木花形、太阳形以及艺匠的名号等。当今真正的英吉沙名牌小刀是英吉沙县小刀厂的产品,它的标记是刀柄上镶嵌两背相靠的巴旦木花,近年还采用了维吾尔、汉文“英吉沙”字样的模戳标记。其五,要看小刀有无合体的护身刀鞘。制作名牌小刀的艺匠们都善于根据不同的刀型,量体施材,先用木片制作一个合体的内套,然后再用牛、羊皮缝在内套上。皮子事先要用模戳压制成简单朴素的适合纹样,再涂染以暗西洋红、玫瑰红、褐色、橙色或黑色,制成美丽的刀鞘。也有的刀鞘用银、铜和铝制作,显得更为珍贵。

正因英吉沙小刀具有实用和装饰功能,故历来有“用家”、“爱家”、“富家”之说。所谓“用家”,泛指各族农牧民,他们把这种小刀作为生活、生产用具,随身携带,切瓜、割肉、削木、剥皮无一不用。特别是牧民们更是人手一把,随时用来屠宰牛羊牲畜。“爱家”系指一些爱把英吉沙小刀作为装饰欣赏品和旅游纪念品的人。“富家”系指旧社会中那些官僚富豪,他们为了特殊需要,常要专门定制诸如佩箭一类的特种英吉沙小刀。本地的巴依、阿訇赴麦加朝觐时,往往也要专门定制精工细作的英吉沙小刀。如今,已无爱、用、富家之说了,英吉沙小刀已成为各族人民普遍使用的生活用具和工艺美术品。

近年来,不少英吉沙小刀新产品还销往日本、德国、美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受到客户的欢迎。

上一特产:新疆四大名刀

下一特产:尉犁县沙枣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