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板栗

陕西板栗

陕西板栗

简介

栗树为我国古老树种之一,与李、杏、桃、枣并列为五果,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据历史记载,我省在周朝时就栽植栗树,并用其果实充饥。陕西栽植栗树主要分布在秦岭地区,以商洛、长安板栗产量多、质量最好。

陕西板栗树树势茂盛,耐寒、耐旱和而瘠薄,对朋枯病抵抗力强,是良好的经济作物。陕西板栗涩皮(内种皮)易剥离,耐贮存,果内物质香甜软绵,肉质细腻,品质优良,营养素含量丰富。除直烹熟食用外,可与肉类烹制出名肴,如栗子鸡等。还可制成栗干、栗粉、罐头和各种点心等。

板栗在陕南秦巴山区各县均产,安康地区和商洛地区,安康地区以宁陕,商洛地区以镇安。大板栗主要产于陕西秦岭山区商洛的(镇安、柞水) ,安康地区(宁陕)等县。产量最多,质量最佳,故名。久负盛名的“栗乡”陕西安康地区以及商洛地区各地均出大板栗。

历史文化

我国是栗子的原产国,种植利用历史极其悠久,是我国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3000年前,板栗便跟中华民族结下不解之缘。翻开古老的《诗经》,早有“树之榛栗”、“东门之栗”、“隰有栗”等记载。《战国策》中有“南有碣石雁门之饯,北有枣栗之利”之句。《吕氏春秋》上说:“果之美者,其箕山之栗”。《史记·货殖列传》说:燕秦千树栗,此其人与千户侯等。这表明当时对栗的经济价值已认识得相当清楚。此后的《齐民要术》、《周礼》、《礼仪》、《山海经》、《农桑辑要》等文献中,都有关于栗的记载。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早在距今9000年前河南裴李岗遗址,以及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和西安半坡村遗址,都曾有板栗果实的遗物。还发现距今3600年前用来冶炼和烧制陶器的栗炭。由此来看,板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可见,当时陕西已有栗树,并为古人作为食用贮存着。《三秦记》载:“汉武帝栗园,有栗十五颗一升”。汉武帝栗园,据说就是现在陕西长安县丰峪口东侧的“官栗园”。杜甫诗中“盘剥白鸦谷口栗”的栗,又据说是指长安县鸭池口的板栗。可见,自古·以来,镇安大板栗和长安大板栗已经有名,成为陕西的传统名贵特产被颂扬和载入史册。

栗子可以做成各种美味的菜肴。《随息居饮食谱》说栗“生熟皆佳,点肴并用。嫩时嚼之,作桂花香。老者风干,则甜而嫩”。故板栗素被人们作为美食,被誉为“席上佳果”。陕南乡土风味名菜,就有“板栗烧仔鸡”、“爆栗子鸡丁”、“栗仁炖猪肉”,菜香情长。北京、郑州、西安等地的“糖炒熟栗子”,味道十分鲜美。《山家清供》里记载了山药和栗子合煮的“金玉羹”,杭州地方传统名菜“桂花鲜栗羹”和湖北的“桂花蜜汁板栗”,清香适口。将栗子切作两瓣或四片,加水放入锅内,配以盐、大茴、桂皮、茴香同煮成“五香栗子”,香甜可口,别具风味。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所记的“高丽栗糕方”、“红烧栗子”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素馔,均是老幼皆爱的佳肴。

上一特产:丹凤葡萄

下一特产:平利女娲茶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