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牌曲酒

 沱牌曲酒

沱牌曲酒

简介

沱牌曲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沱牌曲酒的前身“射洪春酒”,早在唐代便以“寒绿”之特色而名驰剑南,诗圣杜甫盛赞之“射洪春酒寒仍绿”。沱牌曲酒千年传统酿造技艺,源自公元762年的“射洪春酒”,历经1300多年的传承与升华,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品特性:沱牌舍得酒业建造了中国白酒行业第一座生态制曲中心,为中国生态第一曲——天曲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生态制曲中心独有的微生态环境,为制曲有益微生物的繁衍提供了不可复制的自然条件。采用国家专利制曲技术生产出不可复制的陈香神曲,赋予中国名酒沱牌曲酒(天曲)系列酒“香气幽雅,陈香粮香馨逸”的独特风格。

沱牌曲酒天曲30年以优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大麦六种粮食为原料精酿,其特点醇厚绵柔、细腻圆润、甘美净爽、余味悠长。

历史文化

历史渊源:沱牌曲酒是四川省射洪县沱牌曲酒厂的优秀产品,是与茅台、五粮液一样驰名的国酒品牌。射洪县酿酒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酿有名酒。诗人杜甫宦游此地时,在《野望》诗中曰:“射洪春酒寒仍绿。”据《射洪县志》载:“射洪春酒,擅名前代工部诗称之。又费密(清初学者)称谢公东山得易酒法,归射洪造酿甚美。蜀人谓之谢酒。今之糟坛味甚香美,其遗制也。”民间多制“咂酒”,当地还有“六月六日造曲,九月九日酿酒,谓之重阳酒”的风俗。清代酿有“火酒、绍醪、惠泉”等酒品。1911年,柳树沱镇酿酒世家李吉安建“吉泰祥糟坊”,引龙澄山沱泉水为酿造用水,继酿酒工艺而发展成为大曲酒,名为沱牌曲酒,闻名于川内外,故客商争购,名噪八方,人们传颂“沱牌曲酒,泉香酒洌”。1951年在吉泰祥糟坊基础上成立国营射洪县曲酒厂,沿承传统工艺继续生产沱牌曲酒,1988年易为现厂名。

名称由来:清光绪年间,邑人李吉安在射洪城南柳树沱开酒肆一爿,名“金泰祥”。金泰祥前开酒肆,后设作坊,自产自销。由于李氏得:“射洪春酒”真传,并汲当地青龙山麓沱泉之水,酿出之酒味浓厚,甘爽醇美,深得饮者喜爱,取名“金泰祥大曲酒”。于是金泰坊生意日盛,每天酒客盈门,座无虚席。更有沽酒回家自饮或馈送亲朋者。一时,金泰祥名声大噪,方圆百里,妇幼尽知。前来沽酒者络绎不绝,门前大排长龙。由于金泰祥大曲酒用料考究,工艺复杂,产量有限,每天皆有部分酒客慕名而来却因酒已售完抱憾而归,翌日再来还须重新排队。店主李氏见此心中不忍,遂制小木牌若干,上书“沱”字,并编上序号,发给当天排队但未能购到酒者,来日凭沱字号牌可优先沽酒。此举深受酒客欢迎。从此,凭“沱”字号牌而优先买酒成为金泰祥一大特色,当地酒客乡民皆直呼“金泰祥大曲酒”为“沱牌曲酒”。民国初年,清代举人马天衢回乡养老,小饮此酒顿觉甘美无比。又见沱字号牌,惊叹曰:“沱乃大江之正源也!金泰祥以沱为牌,有润泽天地之意!此酒将来必成大器!”遂乘兴写下“沱牌曲酒”四字,吩咐李氏以此为酒名,以顺酒客乡民之心,寓“沱泉酿美酒,牌名誉千秋”之意。并预言沱牌曲酒将来必饮誉华夏,造福桑梓!店主李吉安欣然允诺。从此将“金泰祥大曲酒”正式更名为“沱牌曲酒”,沿用至今。也正如老举人所预料,沱牌曲酒早已发展壮大,成为中华酒业中一艘巨型航母,真正“饮誉华夏,造福桑梓”。

文化渊源:射洪县是唐代著名诗人、文章家陈子昂的故乡。县境内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盛产美酒,素称名酒之乡。历代名酒迭出。唐时射洪春酒以寒绿著称,名驰剑南。诗圣杜甫到此驻足,留下赞美诗章。宋代,射洪春酒以纯净、透明、甘、醇、甜诸味调匀而知名。明代,县人酿谢酒,清冽馨香,名嗓蜀中。清代,射洪春酒美,谢酒称佳酿。民国年间,县南柳树镇太安酢坊在继承唐代春酒,明朝谢酒的传统酿造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新的配置方法和制作方法,酿出具有春酒寒绿、谢酒醇、浓香清冽的曲酒。一九四六年新春,酒坊邀请地方名人雅士品酒,当地名人取沱泉酿美酒,牌名誉千秋之意,提议将此佳酿命名为沱牌曲酒得到众人支持,并以石印商标为记。从唐时春酒、明代谢酒到今天的沱牌曲酒,经过数百年经验积累,经历了几个不同历史阶段,一脉相承,形成了今天的中国名酒--沱牌曲酒。

上一特产:蓬溪青花椒

下一特产:射洪五香果汁牛肉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