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赶黄草

古蔺赶黄草

古蔺赶黄草

简介

古蔺赶黄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

生长环境:古蔺县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境内为温暖带和亚热带交替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山大沟深,坡谷纵横,海拔300-1843米,海拔落差大,立体气候明显,“一年三四季,十里不同天”。年均气温17.6度,年降水量700~800毫米,无霜期300天以上,是赶黄草生长所需的最佳环境。

品质特征:赶黄草又叫扯根菜、山黄鳝、水杨柳、水泽兰、水滓蓝,为虎耳草科扯根菜属植物扯根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其生长、成活与否对土壤、日照、气温、降水等条件均有严格的要求。古蔺赶黄草为民间习用药材,是苗族民间治疗肝病的经验方,苗族人世代习用,称她为“神仙草”。最早载于《救荒本草》,现已载入《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第十三册》,归肝胆、脾和膀胱经,性平,味苦微辛。

古蔺赶黄草茎呈圆形,全株长达100cm,直径0.2——0.8cm,表面黄红色或绿色。较光滑,叶痕两侧有两条微隆起向下延伸的纵向褐色条纹,易折断。断面纤维性,黄色。中空,单叶互生。常卷曲易碎。完整叶片展开后呈披针形,长3~10cm,宽约0.8cm,两面无毛,上表面黄红或暗绿色,下表面红黄色或灰绿色。萌果(即花)黄红色,直径约6mm,种子细小、气微,味微苦。

功能功效:“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到二郎滩,又该喝郎酒。”地处中国白酒之乡的古蔺县民风淳朴、豪爽,人人善饮酒,然而该地区肝病发病率却极低。这一现象引起了肝病学者的关注。通过调查,学者们排除了水质、储酒方式等原因,最终将目光聚焦在当地人祖祖辈辈泡赶黄草水喝的习俗上。经研究表明赶黄草含有的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等成分均为已知具有抗乙肝病毒和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保肝也包括生活中熟知的酒精肝、脂肪肝。

古蔺赶黄草性温、味甘、无毒,具清热、利尿消尿、解毒、活血、平肝、健脾、祛黄疸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赶黄草内含多种有效成分,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能减低饮酒及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其主治黄疸、水肿、经闭、血崩、带下、跌打损伤,以及各型肝炎、胆囊炎、脂肪肝等,外用可治疗跌打损伤。

上一特产:泸州黄粑

下一特产:芦柑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