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乌鬃鹅

清远乌鬃鹅

清远乌鬃鹅

简介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特产乌鬃鹅,其肉质鲜美,体质结实,体形适中,骨骼小,肉嫩而多汁。清远特产的纯种乌鬃鹅被列为广东省四大名优鹅种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远乌鬃鹅又称黑鬃鹅,属小型鹅种,因其颈至背鬃毛有一明显黑色羽毛带,故称清远乌鬃鹅;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烹饪烧鹅的上乘原料,故深受欢迎并久负盛名。早在20世纪50年代前,清远乌鬃鹅就享誉海内外,是出口港澳和东南亚的主要鹅种。

生物特性:

该品种鹅体紧凑宽短,头小,颈细,腿矮。公鹅体型较大,呈榄核形,母鹅呈楔形。羽毛大部分呈乌棕色,从头顶部到最后颈椎有一条鬃状黑褐色羽毛带。颈部两侧的羽毛为白色,翼羽、肩羽、背羽和尾羽为黑色,羽毛末端有明显的棕褐色镶边。胸羽灰白色或灰色,腹羽灰白色或白色。在背部两边有一条起自肩部直至尾根的2厘米宽的白色羽毛带,在尾翼间未被覆盖部分呈现白色圈带。青年鹅的各部位羽毛颜色比成年鹅较深。虹彩棕色。喙、肉瘤、胫、蹼均为黑色。

生长环境:

清远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水草繁茂,土地肥沃,适宜养鹅业,故当地农民有养鹅的习惯。据《清远县志》记载,自宋代起乌鬃鹅就为当地群众饲养,鹅在清远人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特别是逢年过节,喜庆筵席必备鹅,使养鹅、吃鹅的传统得以代代相传。

清远气候温和,日照长而强烈。由于气候的炎热,使得清远乌鬃鹅多在水面活动,多吃水草,长肉缓慢,体型偏小。

肉质特点:

"烧鹅"是粤菜中的一道传统名菜,它以整只鹅烧烤制成,要求体型适中,肉厚骨小,皮下脂肪丰富。最早是以"清远乌鬃鹅"制成,成菜色泽金红,鹅体饱满,肉厚骨小,肥腴鲜美。而清远乌鬃鹅肌肉纤维细的特点正好是"烧鹅"的上好原料,粤菜菜谱对鹅在烹调上的特殊要求和独特讲究,对选育肉质特佳的鹅品种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清远乌鬃鹅骨细、肉嫩多汁,营养成分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20%,每100克鹅肉热能达到0.71兆焦~0.84兆焦。鹅肉脂肪含量较低,只有不到5%,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占总脂肪量的70%以上,溶点低,质量好。1980年全国首次水禽科研生产协作座谈会在清远召开,会议对清远乌鬃鹅的肉质进行了品评,一致认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食用、出口和接待外宾的优良产品。"

历史文化

相关传说:

远古时候,王母娘娘的天宫里有一群仙雁,一天,她们趁王母娘娘午睡偷偷下凡来到人间,飞到风景秀丽、水草肥美的北江河畔。但她们偷偷下凡的事情被王母娘娘知道后,龙颜大怒……在众仙雁飞回天宫的时候,雁群中最美丽动人的仙雁妹妹被一道闪电劈中了翅膀,滞留在凡间,而这时受伤的仙雁妹妹被附近饥饿的巨蟒盯上,一只雄壮的黑天鹅救了她,并精心为她疗伤。仙雁妹妹被黑天鹅的勇敢、诚实和爱心感动,决定留下来,与黑天鹅结为了夫妻。很快,他们生下了一群小鹅仔,他们既继承了父亲雄壮勇敢,脾气火暴的性格,所以人们俗称为它为"火鹅仔",又有母亲洁白美丽的特征,这群就是原种的"清远乌鬃鹅"。

上一特产:连山大米

下一特产:东陂腊乳狗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