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卤铜鹅

武冈卤铜鹅

武冈卤铜鹅

简介

“武冈卤铜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特产特点:

武冈卤铜鹅,湖南省武冈市特产。该产品采用当地出产的名贵中药材,用卤鼎熬制成卤水,将武冈铜鹅肉去骨反复浸煮、凉干而成。其成品色美味香、口感独特,有生津止渴、健脾胃养颜护肤之功效。

铜鹅饲养:

武冈铜鹅喂养历史悠久,早在清代就以“世之名鹅”之美誉被列为皇家贡品。从明清时期到29世纪80年代末,武冈市有千家万户养铜鹅的鼎盛局面,但由于受市场冲击,铜鹅养殖曾一度“缩水”。2000年以来,武冈市委市政府为了把这一历史悠久的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2007年2月,该市又成立了特色产业开发办公室,主导武冈铜鹅、卤菜产业发展,先后在广交会、珠洽会、全国零售商品对销会等商贸活动中进行广泛宣传,并在经费保障、铜鹅养殖、销售、用地等方面制定了宽松政策,还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武冈铜鹅”商标,向国家技术监督局申请地理标志性产品保护。良好的政策给铜鹅养殖业注入了活力,铜鹅养殖已经成为该市农民增收的一个新项目。

发展状况:

武冈卤菜配方原由宫廷传出,一直相当保密,传统卤菜作坊采取传男不传女的单传方式传授。造成了卤菜产业发展长期处于无序生产、自发生产的家庭作坊状况。据1997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的《武冈县志》记载,1979年,武冈县城就有卤味门店19个,但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末,武冈一直没有形成上规模的卤菜企业。贵为皇室贡品却一直养在深闺,家庭作坊生产模式使卤菜产品受保鲜保质影响,产品一直未能走出远门。2000年以后成为武冈卤菜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1年,该市提出了“卤菜之乡”“铜鹅之乡”“脐橙之乡”的“三乡”建设设想。从而使武冈赢得了“世界美食看中国;中国卤菜看武冈”的美誉。2003年以来,该市大力实施“项目兴市、旅游活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以基地建设为依据,以地方名优农产品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把卤菜产业作为全市主导产业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年以后,随着设备改良,规模扩大,“华鹏”“乡里妹”“金福元”等商标相继问世。“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农博会金奖”“国际著名商标”等殊荣也陆续花落武冈卤菜企业。卤菜产业在全市经济中心比重也提升到了重要位置。龙头企业不断增加,产品对外影响力明显增强,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武冈卤铜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8年12月31日起对抚顺辽五味子、陈集山药、黄河口文蛤、武冈卤豆腐、武冈卤铜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8年第146号)。

保护范围:

湖南省武冈市湾头桥镇、龙田乡、头堂乡、荆竹镇、马坪乡、安乐乡、晏田乡、水浸坪乡、邓家铺镇、双牌乡、稠树塘镇、秦桥乡、文坪镇、大甸乡、司马冲镇、邓元泰镇、龙溪镇、迎春亭街道、辕门口街道等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所辖行政区域。

上一特产:武冈卤菜

下一特产:邵阳茶油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