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酥脆枣

祁东酥脆枣

祁东酥脆枣

简介

酥脆枣是祁东县新丰果业有限公司用当地一株35年生“糖枣”培育出来的南方高档鲜枣新品种。该品种在“中秋”前后成熟,故被命名为“中秋酥脆枣”。它不仅改写了我国南方无高档鲜食枣品种的历史,而且填补了国内鲜食枣中秋前后的市场空白。2005年9月,该品种顺利通过省级鉴定,并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推广项目;2007年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推广项目,并已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业产品产地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

民间有“一日食仨枣,百岁不显老”之说。大枣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

产地介绍:

祁东县位于湖南省南部,属于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由于县内特殊的地形影响,地势较差达989.2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加之特有的土壤类型形成独特的主体气候。海拔上升,日均温度下降,降雨增加,日气温度变化凌晨最低,午后最高。年平均日较差7.5℃以上,7~10月份的日较差最大,月平均在8℃以上,最高达15℃以上。这段时间正是祁东酥脆枣成熟期,有利于枣树体内糖分和固形物积累,枣果固形物含量和糖分含量高,形成祁东酥脆枣独特的品质。

祁东酥脆枣大部分种植在岗地、丘陵和房前屋后,少部分种植在水资源不足的“天水田”。这些地段水、肥、气、热相互协调,十分适宜祁东酥脆枣的种植。此外,祁东县内土地种类也十分适宜祁东酥脆枣的生长,种植枣树的丘岗山地及天水田的土类主要有红壤、黄壤、黑色石灰土、紫色土等。这些土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富含N、P、K和微量元素。除黑色石灰土类PH值较高外,其余土类PH值在4.5~6.2之间,土地和水体无任何污染,为祁东酥脆枣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此外,祁东县内成土母质主要以石灰岩风化物、紫色页岩风化物为主。其中,石灰岩土壤的交换性盐基、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水溶性盐基、水溶性钙、全氮、水解氮和有效磷极显著,均高于非石灰岩土壤。而祁东酥脆枣是喜钙和需镁的植物,故祁东酥脆枣在西部地区栽植产量高、裂果率低、果面光洁度高。紫色页岩土壤富含钙质和磷、钾等营养元素和锌、硼等微量元素,很是肥沃。丰富的钙、磷、钾元素是祁东酥脆枣鲜果甜脆品质的保障和基础。同时,紫色页岩与石灰岩的储热机能差,白天吸热速度快,晚上放热速度快,客观上造成昼夜温差相对高,这种由于土壤母质差异造成的独特小气候,有利于枣树果实糖分的积累。

历史文化

祁东酥脆枣外观漂亮,肉厚核小,口感酥脆、甜中带香,口感极佳、回味无穷。因其优良品质享誉国内外,被世人誉为“南方枣王”。

祁东是南方枣的传统产区,种植枣树历史悠久,有据可查证的历史在1000年以上。据《岳飞传》记载,“时年(1132年),岳飞带兵破曹成,在今祁东县大云市与士兵同饮枣子酒庆贺,并提笔抒怀”。

长期以来,生活在祁东境内的老百姓种枣、食枣,形成了浓厚的枣文化,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枣相关的故事和习俗。如今,年轻人新婚,亲朋好友以枣子为礼送给新郎新娘,意为“早生贵子、幸福一生”;逢年过节,主人一定会煮一碗红枣鸡蛋、斟一杯枣子酒招待客人,宾主倍感亲切。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祁东县蒋家桥镇新江村百年古糖枣树上发现芽变枝条,湖南新丰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江桥利用二年生芽变枝条作接穗,用酸枣作砧木嫁接育苗繁育,开展新品种选育。在此基础上,公司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枣树试验组为技术依托,开展酥脆枣新品种选育、优质丰产栽培技术、适应性等系统的专题研究。其中的一个品种综合性远优于糖枣,且成熟期在中秋节前后故品种登记定名为“中秋酥脆枣”。其枣果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远销省内外。因该枣果原产地祁东,广大消费者习惯性之称为“祁东酥脆枣”。

目前,洪桥镇、白地市镇、金桥镇等祁东酥脆枣产地已获国家《无公害农业产品产地认证》,祁东酥脆枣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产品远销广东、广西、江苏、浙江、香港等几十个大中城市,中央电视1套、7套对祁东酥脆枣做过专题报道,湖南卫视、衡阳电视台等曾多次对祁东酥脆枣进行跟踪报道,网络“祁东酥脆枣”关健词新闻搜素达20多万条。

独特地域环境形成了天赐珍品

上一特产:张飞酒

下一特产:耒阳红薯粉皮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