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白芷

茶陵白芷

茶陵白芷

简介

白芷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性温、味辛,能祛风止痛。茶陵盛产白芷,量多,质量好,名扬中外。茶陵白芷栽培历史2000年,是茶陵“三宝”之一,誉满全国。茶陵白芷古称“楚芷”,今称“茶芷” 和“杭芷”、“川芷”并列为全国三大名芷,1987年出版的《全国土特产大全》,茶芷名列白芷榜首,茶陵白芷菊花心,个大洁白又无筋,气烈香重药味浓,是芷类之中的上品。茶陵发展白芷,有独特的土壤、气候资源,悠久的栽培历史,较强的品质优势,在同类药材中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白芷的功效作用:

(一)性味与归经 白芷性温,味辛,归胃、肺、大肠经。

(二)功效 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眉棱骨痛、牙痛鼻渊、风湿痹痛、妇女赤白带下、痈疽等症。

(三)白芷的医疗保健作用 白芷作药用应用历史悠久,自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就有记载,使用范围较广,属功效明确的一味常用中药。

古书记载

(1)白芷具美容作用 《神农本草经》载:"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大明本草》将其用于"去面皮干疵瘢。"《医宗金鉴》专有治雀斑的犀角升麻丸,治疗黧黑皮干黑曾的玉容散等,其中白芷用量较大,均作为主要药物使用。清朝慈禧常用玉容散美容。

(2)白芷疗疮痍疥癣、杀虫 《神农本草经集注》载:"白芷叶可作浴汤,道家以此香浴去尸虫。"《大明本草》指出:白芷治"肠风痔瘘,疮痍疥癣"。

产地介绍:

茶陵县,隶属株洲市,位于湖南东部。北抵长沙,南通广州,西接衡郴、东邻江西,面积2500平方公里(2013年)。地处东经113°20′~113°65′,北纬26°30′~27°7′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茶陵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个以茶命名的行政县。 因地处“茶山之阴”,而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 又因南宋县令刘子迈铸铁犀镇河妖而有“犀城”之美誉。

茶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湘赣革命根据地重点县、模范县,是毛泽东亲手缔造的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

历史文化

传说:

据记载炎帝在茶陵的“茶陵坑”(今名茶干)采药,误食了一种毒蘑菇,肚子疼得像刀割一样,吃了好种药草,也没能止疼,就这样疼昏了,躺在一棵大树下。睡了好一阵子。忽然一阵凉风吹来,炎帝醒过来了。炎帝闻着随风吹来的一股浓浓的香气。他顺着这股香气,发现一棵绿绿的草上开着一些小小的白花。扯出来一看,块根像小萝卜一样,把皮剥掉,肉又白又嫩,水汪汪的。这时他正口渴,就把根块吃了,真巧不到半个时辰,肚子咕噜咕噜的响着,泻了一阵身体全好了。于是就给这种植物叫“白芷” ,也就这样白芷的名字一直流伟到现在。

上一特产:茶陵大蒜

下一特产:浏阳豆豉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