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丹

凤丹

凤丹

简介

凤丹,又名铜陵牡丹、铜陵凤丹,属江南品种群,铜陵人栽培凤丹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获取牡丹的根皮,也就是举世闻名的珍贵中药材—丹皮。其根皮有镇痛、解热、抗过敏、消炎、免疫等药用,具有根粗、肉厚、粉足、木心细、亮星多、久贮不变质等特色,素与白芍、菊花、茯苓并称为安徽四大名药,亦是中国34种名贵药材之一。《中药大辞典》明文记载:“安徽省铜陵凤凰山所产丹皮质量最佳”,故称凤丹。

历史文化

铜陵的牡丹栽培距今己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铜陵县志·古迹》篇记载:“仙牡丹,长山石窦中有白牡丹一株,高尺余,花二三枝,素艳绝丽。”相传为葛洪所种。据考证,仙牡丹相似今铜陵大面积栽培的药用品种“凤丹白”。《铜陵县志》卷十四中有石洞村(今铜陵县董店乡)盛嘉佑等人写的《牡丹宅怀古》诗三首。其中有:“筹边持节善怀柔,西夏还辕锡予优。一种名花分御园,九重春色满赢州。”此时应为北宋时期。如今铜陵所保留栽培的“御园红”,重瓣浅红色品种,据盛姓花农讲,就是当年皇帝赐给他们祖先的。铜陵牡丹主要以生产药材为主,品种单一,集中种植于凤凰山一带,其数量可为全国第一。

有关白牡丹的栽培,《巢县志》和,《无为县志》均有记载。至今在巢湖市还有宋时留传下来的山崖牡丹,由于花色雪白如玉,被称为“银屏牡丹”,宋代时欧阳修在滁州任官时就对此株牡丹留下了诗句。这株牡丹特奇,千百年来,经当地百姓观察,每年“谷雨,,定开无疑,但绽开朵数却有讲究。11-13朵则预示当年大涝,6-7朵则预示当年风调雨顺,5朵以下则预示干旱。此外,安徽还有宁国、歙县等地,历史上也曾盛产牡丹。《宁国县志》载:“宁国、蟠龙素产牡丹,以黄、白为贵,土人运往广东,价重洛阳,洪杨乱后,所产甚稀,近陈氏商艺尚保存遗种云。”总之,安徽牡丹主要是以生产药材为主,其观赏品种数量相对较少。

做法

凤丹要经过四至五年的生长期才能收获,收获一般均在每年的秋末初冬时进行,因为在这个时候,凤丹的地面上部分已经枯萎、养份都已集中在根部,药农们将凤丹小心地挖出来,先掐去根须,除去泥土,晒干,然后再用手从较细的侧根开始,在粗端扭拧,使根皮破裂,顺势抽出除去泥土,晒干,然后再用手从较细的侧根开始,在粗端扭拧,使根皮破裂,顺势抽出木芯。抽出木芯的丹皮经过刮皮、分检、包装等道工序后,就成为成品丹皮了。

上一特产:野雀舌茶

下一特产:生姜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