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参

吉林人参

吉林人参

简介

人参,又名"人葠",俗称"棒槌",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关东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之一。吉林人参以品质上乘、产量大而被誉为中国人参的正宗。长白山的野山参,是人参中的最名贵者。园参因产地不同而分为集安路和抚松路两种。集安路参为园参中的精品。

由于人参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得名。在古代,它有许多别名、雅号,如:神草、王精、地精、黄精、血参、人衔、人微等,人们所说的"百草之王"是从满语中翻译过来的。满族人称人参为"奥而厚达","奥而厚"是草类总称,"达"为首领、头人之意,故将其译为"百草之王"。

人参命名方式有四种:按照生长方式命名有野山参、移山参、园参三种;按照产地命名如吉林人参、韩国高丽人参、美国花旗参、辽宁石柱参等;按照炮制方法命名如:红参、白糖参、生晒参、保鲜人参、活性人参等;也有复合式命名如高丽红参、吉林野山参、宽甸柱参等。

人参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人参(野山参)分布于太行山脉上党一带,长白山脉及其迎山区和大、小兴安岭一带的林区。公元107—124年,许慎著的《说文解字》载“人参药草出上党”。上党即今山西省长治县,这是对中国人参原产地记录最早的一部书籍。上党人参由于大量采掘,早已灭绝了。中国人参(野生人参)主要分布在辽宁东部山区,吉林的长白山脉及近地山区和黑龙江的大小兴安岭一带的林区。在主产地东北三省,人参是闻名遐迩的“满洲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东三省中,吉林省的产量占总产量70%。而吉林白山市人参占吉林省的70%,白山市的人参主产地有抚松县、靖宇县和长白。由于人们的无序采挖,野生人参越来越稀少。

历史文化

在中国医药史上,使用人参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战国时代,良医扁鹊对人参药性和疗效已有了解;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药中上品;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共有113方,用人参者即多达21方;相传明代李时珍之父李言闻曾有《月池人参传》专著。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人参(野山参)分布于太行山脉上党一带,长白山脉及其迎山区和大、小兴安岭一带的林区。公元107—124年,许慎著的《说文解字》载“人参药草出上党”。上党即今山西省长治县,这是对中国人参原产地记录最早的一部书籍。

上一特产:新安镇辣椒

下一特产:吉林山楂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