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奶茶

蒙古奶茶

蒙古奶茶

简介

蒙古民族特别喜欢喝青砖茶和花砖茶,视砖茶为饮食之上品,一日三餐均不能没有茶。

传说,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兵出征无须带更多的粮草,有了砖茶,便等于有了粮草。人饮砖茶水,耐渴、耐钒、精神爽快;马食砖茶渣子,胜过草料之功能,日行百里,无疲倦之样。蒙古民族通常饮用的砖茶中,最为受欢迎的是湖北所产,带有"川"字记号的砖茶。他们用砖茶熬制成茶水,蒙古语称"哈日茄";奶茶,蒙古语称"苏台茄";酥油茶,蒙古语称"希日陶斯台茄";面茶,蒙古语称"珠通茄"。

历史文化

若要有客人至家中,热情好客的主人首先斟上香喷喷的奶茶,表示对客人的真诚欢迎。客人光临家中而不斟茶,视此事为草原上最不礼之行为,并且将这事迅速传遍每家每户,从此不斟茶之户的名声衰落,各路客人绕道而行,不屑一顾。如若去亲戚朋友家中作客或赴重大的喜庆活动,要是带去一块或几块砖茶,那将是认为上等礼物,等于奉献"全羊"之礼品,不仅大方、体面、庄重、丰厚,而且可以赢得主人的赞誉。

蒙古民族喜好砖茶之习俗,究竟源于何时,无法考证。但是,在历史上砖茶得宠于蒙古族人民,据记载,清朝康熙时代,内地一些商人携带砖茶、米面、布帛杂物等到蒙古腹地,易去蒙地各种物产。其中除以米面、布帛直接易皮毛外,其余杂物均以砖茶定其价值。砖茶有"二四"、"二七"、"三九"之别。所谓"二四"者,即每箱可装二十四块砖茶,价值约三十三元(银元),每块砖茶重五斤半,价值一元二、三角。"三九"茶则每块约价值六角左右,亦当做一元币通行。有时,砖茶价值急剧提高,一些商人深入偏辟地区以较少的茶,换取较多的畜产品,以一块砖茶,换一只羊,一块砖茶易去一头牛的事屡见不鲜。从那时起,草原上就产生了以砖茶代替全羊馈赠亲戚朋友的习俗。在草原上砖茶才逐渐失去了取代货币的资格,恢复其饮料的本来面目。

做法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还摸索出丰富的熬茶技术。熬红茶是将无杂质的水,用铜质家具煮沸,然后把捣成粉状的茶放入,再放入少许食盐即可饮用。这样的茶,清香扑鼻,维生素不受破坏,有很强的消化作用。

煮奶茶是将在已经熬成的红茶里,放入适量的牛、羊鲜奶,使茶的红变为乳白色即可。奶茶有浓郁的奶香味,可口绵甜,增加食欲。

酥油茶是在已经配制好的奶茶里,再适量放入酥油、红糖即成。这种茶在隆重的场合上饮用的较多,民间一般不多熬制。

面茶的熬制方法较复杂:先将青棵面或麦面用油炒熟,再把事先熬好的红茶澄清倒入,搅动后成为比奶茶略稠为宜。面茶既当茶又可当饭,是牧民冬季食用的茶食。这些种类繁多的茶,独具风味,细细品尝起来,真是一种特殊的享受。

上一特产:草原蘑菇

下一特产:列巴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