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袜奶茶

丝袜奶茶

丝袜奶茶

简介

丝袜奶茶是具香港特色的一种奶茶,是香港人日常下午茶(和早餐)常见的饮品。基本上,在香港茶餐厅供应的奶茶都是用丝袜奶茶的方式泡制。

自英国开始在香港的殖民统治,英国人就把“下午茶”这个概念带到香港。和一般华人在早上喝茶的习惯不同:西方人习惯在下午三时左右,午饭至放工中间的一段时间,享受西茶之馀,再佐以西点。由于锡兰出产的红茶味道较好而价钱又便宜,所以锡兰红茶在香港十分流行。西方人喝茶习惯加淡奶和糖,使茶入口更香更滑,这也成为了香港奶茶的基本。

丝袜奶茶已经成了香港文化的一种符号,在许多港片的人物对白中经常会提到丝袜奶茶。曾经,香港有个穷仔能拉出一手好茶,后来遇到一位貌美富豪的女孩,女孩首先是被穷小伙子的一杯杯丝袜奶茶所吸引,透过奶茶,女孩认为这个男孩非常勤奋,脾气又好,否则拉不出这一手好茶。尽管女孩的父母反对,但是他们还是相爱结婚。不久他俩去了英国,因为英国有喝下午茶的习惯,奶茶在英国是比较受欢迎的。经过几年的奋斗,小伙子成了伦敦酒吧区有名的冲茶手。他俩有了豪华的别墅和高级轿车,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了幸福而美满的婚姻。

历史文化

香港创作的丝袜奶茶是地道、香醇的代名词,发明丝袜奶茶的中环老字号兰芳园创办人林木河,现时每日卖茶逾千杯,连泰国白龙王、香港工商及科技局局长王永平等也是其长年捧场客,但这位年届81岁的“丝袜奶茶之父”从没用过丝袜冲茶,“兰芳园开张时,香港还没流行丝袜!”

10多岁到港打工的林木河,与妻子及一名伙计于1952年在中环摆花街开设兰芳园大排档。当年小小的排档,每日下午总吸引附近的码头工人光顾,“工人看见我将茶用个袋冲来冲去,觉得好过瘾。他们见茶袋啡色,以为是丝袜,以后每次就大叫‘一杯丝袜奶茶’。 林木河娓娓道出丝袜奶茶由来。

林木河说,战前香港仍流行喝南洋咖啡,直到五、六十年代,港人才开始爱上奶茶,但最初的奶茶味道普遍较苦涩,原因是一个大水壶,“当年大部分食肆用大水壶煲茶,大水壶份量多,要很久才冲完一壶,不停煲着,结果煲到过了火,冲出来的茶自然苦涩。

林于是找来打铁师傅,用铜打制体积较小的茶壶,取名“手壶”,其妻则用制棉袄的毛布,自制隔茶渣的茶袋,“茶壶体积细,茶可以不用煲太耐;用茶袋冲来冲去,可以去草青味,令茶味均匀。他说煲茶时间要控制得宜,太短去不掉草青味,太久则过火苦涩,喝完会胃部不适。

尽管早期顾客是一班苦力,但林木河对制作奶茶执,选用上等的斯里兰卡科伦坡“季后茶叶”,皆因雨季后生长的茶叶饱满及色泽雄厚;配以膻味较低的马来西亚植脂奶。正因这份敬业乐业的精神,令兰芳园渐为中环居民及上班族所熟悉,生意也愈做愈大,由大牌档演变至如今有两间茶餐厅。其他食肆、茶餐厅争相仿效推出丝袜奶茶;现时海外传媒每次到港采访丝袜奶茶,总会来兰芳园。

林木河的孻仔林俊业说,父亲要他们6兄弟姊妹均学会冲奶茶,有一技傍身,“我只手够力拿水壶,就开始学冲奶茶。为了加深他对茶叶的认识,父亲更曾保送他到斯里兰卡观摩当地茶园及茶叶生长过程。

做法

所谓“丝袜奶茶”,其实就是把煮好的锡兰红茶用一个尼龙网先行过滤,然后再加入奶和糖。过滤这一步骤除了滤走茶渣以外,也使红茶更香滑。据闻最初发明之时,的确是用丝袜来过滤的,后来原创人(兰芳园茶餐厅林先生)使用特制白布袋,但大部分人都会用一个尼龙网镶在一个金属框架内。用来冲奶茶的锡兰红茶分为粗茶和幼茶两种,餐厅透过控制粗幼茶的份量,就能改变冲出来的奶茶的香味、色泽及浓度。先把锡兰红茶放入尼龙网内,然后把网浸入巨型水煲内,并用钩把网钩在水煲的边沿。把茶焖在茶煲内数分钟后(称为焗茶),把茶倒出到另一茶壶内,来回倒数次(称为撞茶)。最后倒进已放入淡奶的杯内。

上一特产:鸡蛋仔

下一特产:菠萝包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