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银柴胡

同心银柴胡

同心银柴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

同心县属宁夏中部干旱带,日照时间长,降雨量少,旱地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中药材,为全国银柴胡唯一主产区。同心银柴胡品质较好,其干品呈类圆柱形,细长偶有分枝,表面呈棕褐色或浅棕黄色,有扭曲的纵皱纹,且细腻明显,根头部略膨大,常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等病症。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土壤地貌情况同心县地貌类型主要有山脉、黄土丘陵、河谷滩地、沙漠垣地等五种,地形复杂,山川纵横交错分布。该区域土地面积广阔,土层疏松深厚,土质多为砂土或砂壤土,有机质含量达1.0%。因此独特的土壤条件极有利于发展银柴胡等优质中药材。2.2水文情况同心县地处干旱山区,且纯属雨养农业区,所需水源主要以天然降水为主,水、土无污染,病虫害较少。银柴胡的生长期同当地降雨期相适应,因此,能够及时满足银柴胡生长过程中的水分需求。2.3气候情况同心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属于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冷暖干湿,四季分明,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夏秋短,冬春长。年均降雨量277mm,且集中在7、8、9三个月,光照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数3024小时,≥10℃有效积温2737-3149℃,无霜期155天,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积累,且纯属雨养农业区,极有利于发展无公害高产优质中药材。

三.地域范围

同心银柴胡(StellariadichotomaL.var.lanceolataBge.)的产地范围在东经105°41′12″-106°41′44″,北纬36°36′54″-37°23′10″,即我县韦州镇、下马关镇、预旺镇、田老庄乡、马高庄乡、张家塬乡、王团镇、兴隆乡,共8个乡(镇)。种植规模3300公顷,鲜货产量为2万吨左右,干货产量为0.65万吨左右。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外在感官特征同心银柴胡干品呈类圆柱形,细长偶有分枝,长20~45cm,直径0.5~1.5cm。表面呈棕褐色或浅棕黄色,有扭曲的纵皱纹,且细腻明显,几无“砂眼”和“珍珠盘”,根头部略膨大。4.2内在品质指标同心银柴胡酸不溶性灰分≤1.5%,浸出物26%-53.6%。4.3安全要求4.3.1检测指标:同心银柴胡干品的检测指标必须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的规定。4.3.2选膜:选用的地膜应符合GB/T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的规定。4.3.3种子质量标准:种子质量标准应符合GB/T3543.2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GB/T3543.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3543.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 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GB/T3543.6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GB/T3543.7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生活力的生化(四唑)测定。

上一特产:清真全羊席

下一特产:同心马铃薯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