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青稞

同仁青稞

同仁青稞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

同仁青稞颗粒呈黄白色,椭圆形、颗粒饱满、均匀;幼苗深绿色,杆高1米左右,生长整齐,成熟一致,成熟时穗子下垂,耐干,是藏区人民的主要食材。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土壤地貌情况同仁青稞保护区域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便于种植产地,土壤分为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和灌淤土等,土壤为厚层灌淤土,土质多为壤土,微碱性,供肥保肥能力适中,平均有机质总含量为16.5g/kg,其耕性和肥力较好,通气透水,耐旱耐涝,抗逆性强,地下水资源丰富,适种性广,有利于同仁青稞生长。2.2水文情况同仁青稞保护区域水系属黄河水系的一级支流隆务河水系和二级支流达那河水系,主要河流计有隆务河、达那河及其支流19条:隆务河藏语称为“隆务苟曲”,意为“九条河汇集之河”,位于同仁市中部地区,由九条大支流组成。河水发源于泽库县西卜沙乡果孔囊,从南至北贯穿全境,全长156.8公里,境内46公里,流经扎毛乡、曲库乎乡、隆务镇、保安乡、麻巴乡注入黄河,流域面积22689平方公里。2.3气候情况同仁青稞保护区域温度垂直变化明显,地区差异显著,光照充足,日射强,全年平均气温5.5℃,年日照总时数达2634.9小时,无霜期约150天,年气温较差13.7℃。生长期的积温可达2500℃,其优点是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同仁地带为凉温气候区,具备更好的热量条件和灌溉条件,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概率低,典型高原特色小气候条件下适宜青稞生长,造就了同仁青稞耐寒、耐旱、耐湿的品质。

三.地域范围

同仁青稞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范围包括:隆务镇、保安镇、兰采乡、双朋西乡、扎毛乡、黄乃亥乡、曲库乎乡、年都乎乡、多哇乡、瓜什则乡、加吾乡2镇9乡7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5°01′~35°47′之间,东经101°38′~102°27′,种植青稞面积为18000亩,年产量为3960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同仁青稞的外在感官特性4.1.1种子特性与用途:同仁青稞颗粒呈黄白色,椭圆形、颗粒饱满、均匀;幼苗深绿色,杆高1米左右,生长整齐,成熟一致,成熟时穗子下垂,耐干,是藏区人民的主要食材。4.1.2抗逆性:耐寒、耐旱、耐湿。4.2同仁青稞的内在品质同仁青稞经检测主要成分为淀粉量≥62g/100g,蛋白质≥9.2g/100g,钙≥34.9mg/100g,镁≥97mg/100g,铁≥2mg/100g,锌≥2mg/100g,硒≥3μg/100g。4.3安全要求同仁青稞应严格按照DB63/T1812组织生产。

上一特产:同仁胡麻

下一特产:热贡堆绣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